对医疗鉴定不服的解决办法有哪些
时间:2024-12-31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医疗纠纷中,患者或者医院可能对医疗过失鉴定结果不满意,那么不服医疗鉴定应该怎么办?有什么解决办法?针对这个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具体的内容,请阅读下文了解。
医疗鉴定不服的解决办法
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途径
当事人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时,不能通过行政诉讼或民事诉讼告医学会,也不能告鉴定人。构成医疗事故是医疗机构担责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即使经过鉴定不构成医疗事故,如果患方认为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存在过错,也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获得司法救济。在诉讼中,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仅是证据材料的一种,只有经过当庭质证才能被采信为有效证据。如果经过庭审质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没有真实反映事情真相,没有科学地论证诊疗行为与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人民法院会把鉴定结论排除在合法证据之外而不予采信,或者重新委托司法鉴定,或者因医院的举证不能而判决其败诉。因此,不构成医疗事故的鉴定结论只会给权利当事人即死者家属索赔带来障碍,但并不能完全阻碍索赔,家属仍可提起民事诉讼,请求司法救济。经过审理,如果认定医院的错误诊疗行为符合民事侵权的构成要件,人民法院应当判决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
医疗事故等级划分
医疗事故等级共分为四级。具体等级划分标准没有明确规定,但根据医疗事故中常见的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后果,将医疗事故等级划分为一级甲等到三级戊等,并明确了一级乙等至三级戊等对应伤残等级一至十级。这些等级是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卫生行政部门对是否构成医疗事故进行判定以及事故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时的主要依据。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事故的定义和要件
医疗事故的定义、构成要件以及处理程序。医疗事故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法规,因过失导致患者损害的事故,需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其构成要件包括主体、违规行为、过失行为、人身损害和因果关系。处理程序中,病员及其家属有权提出鉴定申请,对鉴定结论不服可
-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的定义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定义及程序。该程序由医学会组织的专家组进行,包括临床医学和法医学专家,分为受理、调查和作出鉴定结论三个阶段。在受理阶段,当事人可选择鉴定委员会委员并组成鉴定委员会。调查阶段以书面调查为主,当事人可委托医学专家或律师出席提供证据和辩论
-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级别和法定机构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级别和法定机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分为三个级别,分别由市级地方医学会、省级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负责。每一级鉴定机构都有其特定的职责和鉴定程序,出具的鉴定书也有所不同。当事人对鉴定结论不满时,可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机构申请再次鉴定。
-
医疗鉴定的时间期限及程序
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医疗鉴定的时间期限及程序。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身体健康受损起有权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鉴定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在收到申请后应及时受理和审查,并将相关材料转交给医学会。医学会组织鉴定,当事人对结果有异议可申请再次鉴定。新的
-
如何确定医疗事故的等级和责任程度
-
产瘫司法鉴定听证会:维护双方权益的公正平台
-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不服的处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