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责任 > 医疗事故民事责任 > 医疗损害责任的鉴定存在有哪些问题

医疗损害责任的鉴定存在有哪些问题

时间:2024-09-09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4343

医疗损害责任鉴定存在问题的法律分析

医学会和司法鉴定机构的法律性质不同

医学会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存在直接隶属关系,其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目的是解决医患纠纷和监管医疗机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法律依据主要是行政法规、规章,并按照行政级别实行分级制。

与之不同的是,司法鉴定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司法机关和公民、组织进行诉讼的需要,保障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司法鉴定仅应用于诉讼活动,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事务无关。司法鉴定活动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指定的《司法鉴定决定》,各鉴定机构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并且在接受鉴定委托上也不受地域限制。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地域性

根据相关规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具有地域性。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由医疗机构所在地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进行。医疗机构所属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医疗事故争议的再次鉴定工作。中华医学会在必要时可以组织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的技术鉴定工作。

医疗损害责任鉴定改革的建议

(一)重建医疗损害责任鉴定制度

为了解决司法实践中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医疗过错司法鉴定机制的矛盾并简化医疗纠纷的解决程序,建议重建医疗损害责任鉴定制度。重建后的制度应该是统一的、单一的、法律规定的医疗损害责任鉴定制度。同时,在司法实践的指导下,对重建后的医疗损害责任鉴定制度进行改革。

(二)单一的医疗损害责任鉴定制度的优势

单一的医疗损害责任鉴定制度可以避免医方和患方因诉讼请求不同而选择不同的鉴定方式,从而提高了司法的效力。此外,单一的制度保证了医疗纠纷中鉴定资源的充分利用。医学会和司法鉴定机构的专业人员不需要考虑选择哪一方从事鉴定工作。

与此同时,随着司法鉴定的发展,司法鉴定机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当事人进行鉴定,导致司法鉴定机构的利益增加。这种医学会和司法鉴定机构的利益不平衡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然而,单一的医疗损害责任鉴定制度打破了双方的利益不平衡,解决了相关的社会问题。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事故纠纷及鉴定程序

    医疗事故纠纷及其鉴定程序。医疗纠纷源于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争议,需通过司法鉴定或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确定医方是否有过错。精神损害抚慰金在医疗纠纷中常被支持。医院误诊与医疗事故需依法申请鉴定,由医学会组织专家进行。如当事人对鉴定结果不满,可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 哪些情形不属于医疗事故

    不属于医疗事故的情形及处理办法。包括紧急措施造成不良后果、医疗意外、无过错输血感染、患方原因延误诊疗、试验性诊疗及不可抗力等因素导致的情形不属于医疗事故。对于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纠纷,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医院仍可能因其他原因承担赔偿责任。患者及

  • 医疗过错参与度主次责任的评定方法

    医疗过错参与度的评定方法,包括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下如何鉴定医疗损害结果与医疗过错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等专门性问题。医疗过错参与度被划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四种,根据不同的责任程度,对当事人的权利影响不同。

  • 一、医疗侵权责任中的追偿权

    医疗侵权责任中的追偿权问题。依据《侵权责任法》,因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的缺陷造成医疗事故,医疗机构需承担赔偿责任并有权向责任人追偿。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医疗机构赔偿后,还可以向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生产者等责任主体追偿。追偿权的范围

  • 医疗机构邀请外部医务人员诊疗造成损害的法律责任
  • 医疗事故的定义与鉴定
  • 孩子学校骨折赔偿标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