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过失是指医师在医疗过程中违反注意义务,对患者生命和健康造成伤害的行为。医师的注意义务体现为法律和规章所规定的具体医疗行为的操作规程和医疗惯例。医师在诊疗过程中,应意识到可能发生的损害,并采取措施防止损害的发生。由于医疗行为的专门性和高风险性,对医疗过失的认定存在争议。
医疗过失的判断标准主要是医疗水准,即医师在进行医疗行为时应符合一般医疗专业水准的标准。医疗水准是指医师在实践中应遵循的标准,包括学识、注意程度、技术和态度。以医疗水准作为判断医疗过失的基础已成为共识。
在判断医疗过失时,除了依据医疗水准,还需考虑医疗行为的专门性、地域性、紧急性以及医疗技术的发展水平、医疗环境和医学尝试等因素。医疗行业存在着多种分工,不同专业和科室的医师对注意义务的标准也有所不同。专科医师的注意义务标准要高于一般医师。此外,地区性差异不应影响对专科医师注意义务的判断。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两种启动方式:卫生行政部门移交鉴定和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卫生行政部门移交鉴定适用于医疗机构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患双方一方当事人要求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情况。而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则是双方同意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基础上
原告刘某因医疗事故导致的三尖瓣前瓣腱索断裂等健康问题。刘某在西京医院就诊时因医师操作不当导致术中损伤,并因医院隐瞒病情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经司法鉴定和西安市医学会鉴定,西京医院存在医疗过失并承担主要责任。虽然西京医院对鉴定结果提出异议并申请第三次鉴定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的程序。医疗机构需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疗事故或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包括报告内容、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等。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报告后会组织调查,参与人员包括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和相关医学专家。对于事实清楚、因果关系明确的重大医疗过失行
医疗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的规定。文章详细阐述了行政处理、医疗机构的处罚、医务人员的处罚以及医疗机构违规行为的处罚等内容。卫生行政部门会根据医疗事故的等级和情节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采取相应的行政处理措施。对于涉及违规行为的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会责令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