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院的请示,省法院于2004年10月10日作出了吉高法[2004]130号答复,明确规定在审理医疗事故赔偿纠纷案件时应依照卫生部2002年7月19日制定的《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来确定伤残等级。
1、一级乙等医疗事故对应为一级伤残;
2、二级甲等医疗事故对应为二级伤残;
3、二级乙等医疗事故对应为三级伤残;
4、二级丙等医疗事故对应为四级伤残。
现将省法院的答复一并下发,各院在审理医疗事故赔偿纠纷案件时应遵照执行。
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
2004年11月2日
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
我院已收悉你院关于审理医疗事故赔偿纠纷案件适用何种标准确定伤残等级的请示。经研究,答复如下:
同意你院第一种意见。国务院2002年4月4日公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卫生部2002年7月19日制定的《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属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其效力等级高于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制定的《人体损伤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试行)》。因此自《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颁布实施后,因医疗事故引起的赔偿纠纷起诉至法院的案件,应当按照上述两个法规来确定伤残等级。
某医院与患者因医疗纠纷达成的和解协议。双方依据相关法规,在平等、自愿原则下协商解决。协议内容包括赔偿项目及计算方法、赔偿支付方式、终结争议方式等。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并公证之日起生效。
医疗纠纷的行政调解解决方法。首先,医患双方可以选择协商解决医疗事故赔偿等争议,如协商不成可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或向法院起诉。协商解决的协议书应详细记录基本情况、事故原因和赔偿数额等。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当事人请求进行调解,依据相关条例计算赔偿数额。调解成
医疗事故的法律程序,包括基本事项、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和再审程序等。患者可以选择提起医疗侵权民事赔偿或医疗技术服务合同纠纷之诉,而医疗机构只能提起医疗技术服务合同纠纷之诉。文中还详述了当事人应提交的材料及证据,以及各个程序中的具体步骤和要点。同时提醒,
医患纠纷调解的多种方式,包括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诉讼调解。人民调解通过调解委员会主持达成协议,行政调解由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而诉讼调解则在法院组织下进行。专业化调解在医患纠纷处置中显示其优势,搭建起医患双方专业沟通的平台,客观分析专业问题,促进双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