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近期推出了一项新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通过引入市医疗纠纷人民调委会和市医疗纠纷理赔处理中心,为医患双方提供了更加公正和高效的解决途径。医疗机构通过投保医疗事故责任险向保险公司获得保障,一旦发生医疗赔款纠纷,保险公司共同组成的医疗纠纷理赔处理中心将参与处理和理赔工作。对于索赔额超过1万元的医疗纠纷,调委会和理赔处理中心将负责处理。调委会独立于卫生行政部门之外,由司法部门负责日常管理和人员招聘,经费由财政保障,不向医患双方收取费用。
目前我国医疗纠纷处理主要有三种途径,即医患双方自行协商、卫生行政机关调解和人民法院诉讼。然而,这三种途径在实际操作中都面临各种困难。医患双方协商解决虽然程序简单方便,但由于双方缺乏信任,很难达成一致意见,反而可能激化矛盾。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调解,又容易引发双方间的“父子关系”猜疑。诉讼需要耗费大量财力和精力,而医疗事故受害者的损失往往得不到及时救济,这也是许多患者及其家属不愿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医疗纠纷,而选择不正常途径的重要原因。
人民调解是我国法制建设中一项独特的制度,也是非诉讼解决医疗纠纷的最佳方式之一。其具有第三方主持、调解方中立、案件处理快捷等优势。引入人民调解机构可以为医患双方建立一个缓冲地带,提供一个沟通和协商的平台。对于医疗纠纷中的弱势方,人民调解机构还可以提供证据和法律方面的援助。因此,我认为这一机制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
医疗事故的赔偿争议行政调解程序。在医疗事故涉及民事部分时,卫生行政部门应在双方当事人请求下进行调解,遵循自愿原则并依据规定计算赔偿数额。调解过程中涉及手术风险告知书的效力、申请行政调解的条件和程序以及重大医疗事故的上级调解程序。如果调解不成功或一方反
医疗事故后的不同调解方式。首先,自行调解可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书面协议;其次,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可依据法律规定计算赔偿金并达成协议;最后,法院调解具有法律效力和规范性,但程序相对复杂且时间较长。
医患纠纷的多种第三方调解方式。首先,患者与医院可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签订调解协议书。其次,卫生行政部门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可参与调解。再次,当无法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时,可通过民事诉讼解决。此外,还有仲裁等其他解决途径。仲裁结合法律与医疗专业知识,使纠纷解
医患纠纷调解的多种方式,包括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诉讼调解。人民调解通过调解委员会主持达成协议,行政调解由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而诉讼调解则在法院组织下进行。专业化调解在医患纠纷处置中显示其优势,搭建起医患双方专业沟通的平台,客观分析专业问题,促进双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