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赔偿主体有哪些
时间:2024-08-11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医疗事故赔偿主体及相关知识
医疗事故赔偿主体
医疗事故赔偿法律关系中的赔偿义务主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 由国家医疗单位和私立医院引起的医疗事故,赔偿义务主体是医疗单位,即医院,而不是具体的经治医生。受害人应该以医院为被告提起诉讼,而不是经治医生。
- 由个体诊所的医生引起的医疗事故,赔偿义务主体是该个体诊所的业主,即医生本人。
- 如果是个体诊所的雇员造成的医疗事故,赔偿义务主体是个体诊所的业主。
相关知识
一、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
- 医疗机构或其工作人员在主观上必须有过失。
- 医疗机构或其工作人员有违法违规行为。
- 必须有人身损害的事实发生,并且该人身损害应当达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确定的损害程度。
-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必须有因果关系。
二、医疗事故赔偿的步骤:
- 第一步,鉴定医疗事故。
- 第二步,由医学会提供医疗事故鉴定报告。
- 第三步,根据《条例》规定的11项标准计算医疗事故赔偿基数。
- 第四步,计算赔偿总额。计算公式为:赔偿总额 = 上述11项所加总额 × 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的赔偿比例。
- 第五步,保险公司或医疗机构根据确定的赔偿总额给予赔付。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乡镇卫生院医疗纠纷处理程序的法律术语及赔偿标准
乡镇卫生院处理医疗纠纷的程序及赔偿标准。首先建议进行调解,包括医患沟通和第三方调解。如调解不成功,则进行司法鉴定,根据结果走法律程序。法律诉讼流程包括向医疗机构投诉、申请处理、医疗事故鉴定等步骤。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陪护费。
-
构成一级医疗事故的要素
医疗事故的分级及其中的一级医疗事故,特别是其构成要件的详细内容。一级医疗事故包括患者死亡或重度残疾的情况,分为甲等和乙等。医疗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责任能力、过失、违法性和因果关系。这些要素在医疗纠纷中至关重要,涉及医患双方的权益。
-
医疗纠纷赔偿金额的协商确定
医疗纠纷赔偿金额的协商确定过程。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协商时需考虑医疗事故的等级和损害程度。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后签订协议书确认赔偿金额。如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可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另外,本文还介绍了申请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的支付责任
-
医疗事故致死起诉流程
医疗事故致死起诉的流程。患者及其家属可以选择提起医疗侵权民事赔偿之诉或医疗技术服务合同纠纷之诉,医生只能提起医疗服务合同纠纷之诉。只有在满足特定条件包括医患关系、医疗行为违法违规等,才能受理。当事人需提交就诊资料等证据。
-
一、医疗事故伤残等级赔偿标准
-
案件概述
-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定义和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