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赔偿主体有哪些
时间:2024-08-11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医疗事故赔偿主体及相关知识
医疗事故赔偿主体
医疗事故赔偿法律关系中的赔偿义务主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 由国家医疗单位和私立医院引起的医疗事故,赔偿义务主体是医疗单位,即医院,而不是具体的经治医生。受害人应该以医院为被告提起诉讼,而不是经治医生。
- 由个体诊所的医生引起的医疗事故,赔偿义务主体是该个体诊所的业主,即医生本人。
- 如果是个体诊所的雇员造成的医疗事故,赔偿义务主体是个体诊所的业主。
相关知识
一、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
- 医疗机构或其工作人员在主观上必须有过失。
- 医疗机构或其工作人员有违法违规行为。
- 必须有人身损害的事实发生,并且该人身损害应当达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确定的损害程度。
-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必须有因果关系。
二、医疗事故赔偿的步骤:
- 第一步,鉴定医疗事故。
- 第二步,由医学会提供医疗事故鉴定报告。
- 第三步,根据《条例》规定的11项标准计算医疗事故赔偿基数。
- 第四步,计算赔偿总额。计算公式为:赔偿总额 = 上述11项所加总额 × 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的赔偿比例。
- 第五步,保险公司或医疗机构根据确定的赔偿总额给予赔付。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的法律规定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的法律规定,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的计算方式和赔偿标准。赔偿范围涵盖了受害人的多项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丧葬费和精神损害赔偿等。医疗纠纷分为医疗侵权纠纷和医疗服务合同纠纷,医疗损害赔偿纠纷属于医疗侵权纠纷范畴。
-
技巧一:及时复印封存资料
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中的两个重要技巧。一是及时复印封存资料,患者在发生医疗纠纷后应及时复印封存病历等资料,以确保其真实性,避免院方篡改病历的嫌疑,有利于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二是谨慎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医疗机构应承担证明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
-
医疗纠纷赔偿不满意的处理方式
医疗纠纷赔偿不满意的处理方式,包括和解、调解和诉讼三个途径。和解需在平等自愿基础上协商,注意遵循法律法规;调解可请求卫生行政部门介入,调解结果需双方自愿接受;诉讼前可鉴定医疗事故或医疗过错,举证责任和案由选择有规定,已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仍可提起诉讼。
-
医疗事故赔偿计算细则
医疗事故赔偿的计算细则,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和精神损害抚慰金等方面的详细规定。根据医疗事故的损害程度,对各项费用进行了明确的计算方法和标准,以确保赔偿的公正和合
-
医疗事故诉讼的基本事项
-
医疗事故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
-
医疗事故强制责任险理赔时效及流程(《侵权责任法》失效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