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责任的追究必须以是否构成犯罪为前提。根据《办法》第23~25条的规定,以下三种情况构成犯罪,司法机关应对直接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的规定,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份健康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绝大多数构成医疗事故的案例属于民事案件,其中以经济赔偿为主。我国民法是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医疗事故法是调整医疗卫生机构与其他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公民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作为民事主体的医疗单位或个人,其在医疗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对等的。医疗单位有权要求收费,病人有义务支付费用。如果病人因医疗事故受到人身损害和经济损失,受害人有权要求补偿;责任人应合理补偿受害人的损害和经济损失,体现民法中当事人权利和义务平等的原则。《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18条规定:
我国采取的是社会主义法制,对医疗事故的处理一般采取批评教育从严,惩罚处理从宽的原则,通常使用行政手段进行调解。如果调解失败,将转由司法机构依法处理。《办法》第20条规定:对造成医疗责任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员,医疗单位应根据事故等级、情节轻重、本人态度和一贯表现,分别给予以下行政处分:
《办法》第21条规定:对造成医疗技术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员,医疗单位应责令其作出书面检查,吸取教训,一般可免予行政处分;对情节严重者,也应根据第20条的规定,酌情给予行政处分。
个体开业的医务人员所造成的医疗事故,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事故等级、情节和本人态度,除责令其病员或家属一次性经济补偿外,还可以处以一年以内的停业或吊销开业执照。
护士无证上岗的处罚措施和法律依据。医院录用无证护士将承担相应责任,可能受到核减诊疗科目、停业整顿等处罚。同时,无证上岗护士无法提供良好服务和容易发生医疗事故。依据《护士条例》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如允许无证护士从事诊疗活动,将受到警告、核减诊疗科目或暂停
医疗机构内死亡尸体存放时间的规定。患者死亡后,尸体应立即移至太平间存放,存放时间不得超过两周。未经医疗机构允许,严禁将尸体放置在太平间以外的地方。尸体处理需遵循一定程序,涉及尸检、家属处理等方面。医疗机构有责任暂时存放尸体,但太平间不是长期存放地。
乡镇卫生院处理医疗纠纷的程序及赔偿标准。首先建议进行调解,包括医患沟通和第三方调解。如调解不成功,则进行司法鉴定,根据结果走法律程序。法律诉讼流程包括向医疗机构投诉、申请处理、医疗事故鉴定等步骤。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陪护费。
医疗机构在发生医疗事故时应当承担的三种法律责任:机构自身的责任,需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相应处理;医务人员的责任,过错严重的需追究刑事责任;其他相关医务人员的责任,情节严重者可被吊销执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