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处理 >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 > 怎么判断是否属于医疗事故

怎么判断是否属于医疗事故

时间:2024-07-21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5253
现实中,不是发生在医疗机构与患者之间的人身损害纠纷就一定属于医疗事故,此时需要做出专业的判定才能对其进行确定。那么大家知道该怎么判断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吗?关于这个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马上就在下文中为您解答,希望您看过以后可以对您有所帮助。

如何确定医疗事故的判断标准

1、医疗事故的主体

发生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医疗机构是指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医务人员是指依法取得执业资格的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如医师和护士等,他们必须在医疗机构执业。

2、行为的违法性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而导致的事件。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医疗卫生管理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规,包括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献血法、职业病防治法、药品管理法、精神药品管理办法、麻醉药品管理办法、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卫生部门以及相关部门还制定了一大批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这些规定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工作依据和指南,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掌握并遵循,以确保合法执业。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自己的业务活动中应当遵守这些规定。

3、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

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造成的损害,而非有意伤害患者,同时患者必须遭受人身损害后果。这是判断是否为医疗事故的关键。

4、过失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的关系

这是判定是否为医疗事故的重要因素。即使存在过失行为,但没有给患者造成损害后果,不应视为医疗事故;而即使存在损害后果,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没有过失行为,也不能判定为医疗事故。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事故后的调解方式

    医疗事故后的不同调解方式。首先,自行调解可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书面协议;其次,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可依据法律规定计算赔偿金并达成协议;最后,法院调解具有法律效力和规范性,但程序相对复杂且时间较长。

  • 卫生部关于医疗事故鉴定申请期限的批复

    卫生部关于医疗事故鉴定申请期限的批复。在卫医发〔〕第19号未下发前,发生的医疗纠纷,申请期限需按当地规定执行。自1月14日起,申请期限从患者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起计算。

  • 人体轻微伤的鉴定标准

    不同领域人体损伤鉴定的标准及其适用范围。包括轻微伤、轻伤、重伤、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医疗事故分级标准等。文章详细说明了各类鉴定标准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涉及法律、工伤、职业病等多个领域。同时,文章还涉及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和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等。

  • 医疗事故案例分析(一)

    一起医疗事故案例。一名男性青年因恶性疟疾误诊为感冒而接受治疗,最终不幸去世。事故责任在于医生未按规定进行血检并及时确诊治疗。文章提出了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坚持各项诊疗常规等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 法院判决:医生因出具虚假报告导致患者死亡构成医疗事故罪
  • 医疗纠纷处理程序之调解
  • 医疗纠纷行政部门会管理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