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是否属于医疗事故
时间:2024-07-21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现实中,不是发生在医疗机构与患者之间的人身损害纠纷就一定属于医疗事故,此时需要做出专业的判定才能对其进行确定。那么大家知道该怎么判断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吗?关于这个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马上就在下文中为您解答,希望您看过以后可以对您有所帮助。
如何确定医疗事故的判断标准
1、医疗事故的主体
发生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医疗机构是指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医务人员是指依法取得执业资格的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如医师和护士等,他们必须在医疗机构执业。
2、行为的违法性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而导致的事件。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医疗卫生管理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规,包括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献血法、职业病防治法、药品管理法、精神药品管理办法、麻醉药品管理办法、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卫生部门以及相关部门还制定了一大批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这些规定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工作依据和指南,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掌握并遵循,以确保合法执业。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自己的业务活动中应当遵守这些规定。
3、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
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造成的损害,而非有意伤害患者,同时患者必须遭受人身损害后果。这是判断是否为医疗事故的关键。
4、过失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的关系
这是判定是否为医疗事故的重要因素。即使存在过失行为,但没有给患者造成损害后果,不应视为医疗事故;而即使存在损害后果,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没有过失行为,也不能判定为医疗事故。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机构内死亡尸体存放时间的规定
医疗机构内死亡尸体存放时间的规定。患者死亡后,尸体应立即移至太平间存放,存放时间不得超过两周。未经医疗机构允许,严禁将尸体放置在太平间以外的地方。尸体处理需遵循一定程序,涉及尸检、家属处理等方面。医疗机构有责任暂时存放尸体,但太平间不是长期存放地。
-
乡镇卫生院医疗纠纷处理程序的法律术语及赔偿标准
乡镇卫生院处理医疗纠纷的程序及赔偿标准。首先建议进行调解,包括医患沟通和第三方调解。如调解不成功,则进行司法鉴定,根据结果走法律程序。法律诉讼流程包括向医疗机构投诉、申请处理、医疗事故鉴定等步骤。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陪护费。
-
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
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包括医患双方协商调解、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和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协商调解具有成本低廉、效率较高的优势,但前提是双方遵守法律规定。如协商不成,可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请求,调查后给出处理意见,再次协商调解或建议患者或家属进行鉴定。
-
医疗纠纷赔偿金额的协商确定
医疗纠纷赔偿金额的协商确定过程。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协商时需考虑医疗事故的等级和损害程度。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后签订协议书确认赔偿金额。如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可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另外,本文还介绍了申请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的支付责任
-
医疗事故案例分析(一)
-
法院判决:医生因出具虚假报告导致患者死亡构成医疗事故罪
-
医患关系的法律平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