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处理 >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 > 医疗事故责任分为哪几类

医疗事故责任分为哪几类

时间:2024-11-01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5257
如果因为医疗机构的过错,给患者造成损害的,是可能构成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是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双方当事人是可以协商确定责任的承担方式的。那么,医疗事故责任分为哪几类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医疗事故责任的分类

医疗事故责任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完全责任

完全责任是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

2. 主要责任

主要责任是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3. 次要责任

次要责任是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

4. 轻微责任

轻微责任是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

解决医疗事故纠纷的方式

针对医疗损害行为,患者和医院有三种解决纠纷的方式:

1. 协商调解

协商调解是指医患双方对可能已经发生的损害事实进行商议,并在有关中间机构的主持下根据损害事实和相关规定达成一致,确定赔偿金额和其他事宜。

2.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在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主持下,由相关专家对医疗损害的事实进行鉴定,明确具体责任并作出赔偿等结论。

3. 诉讼

患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由医疗单位承担相应责任。

这三种解决方式各有利弊。协商调解简便易行,但赔偿金额往往偏低。患者可能缺乏经验,而医院则具有丰富经验,这可能导致患者在协商过程中签署了赔偿金额较低的协议。因此,患者在签订协议之前最好咨询专业人士。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虽然专业性较强,但如果鉴定认为不是医疗事故,医院将把鉴定结论作为证据,对患者不利。因此,在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时也要慎重。

涉及医疗纠纷的诉讼过程复杂且专业性强,患者最好聘请懂医又懂法的律师出庭,以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此外,涉医诉讼通常周期较长,患者应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卫生部关于医疗事故鉴定申请期限的批复

    卫生部关于医疗事故鉴定申请期限的批复。在卫医发〔〕第19号未下发前,发生的医疗纠纷,申请期限需按当地规定执行。自1月14日起,申请期限从患者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起计算。

  • 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解读

    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解读。鉴定结论需得到超过半数专家的一致意见,并详细记录每位专家的意见和讨论情况。专家鉴定组需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及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

  • 医疗事故的定义及鉴定

    医疗事故的定义、分类以及责任程度分级。医疗事故是由于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相关法规和规范,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根据对患者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包括一级医疗事故造成的死亡和重度残疾,二级医疗事故造成的中度残疾和器官组织

  • 医疗纠纷行政部门会管理吗

    医疗纠纷过了三年是否还能起诉的法律问题。一般来说,民事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但存在特殊情况,如不可抗力、提出要求或同意履行义务等,可使诉讼时效中止或重新计算。因此,医疗纠纷过了三年仍有可能起诉,但具体情况需根据法律法规和案件细节综合判断。当事人应及时

  • 牙齿医疗纠纷怎么解决最快
  • 民事申请强制执行程序:保护您的权益,追回欠款
  • 侵权责任如何赔偿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