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疑似医疗事故导致病人死亡,且临床诊断无法确定死因,根据规定,医患双方应在病人死亡后48小时内共同或单方提出尸检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申请后,应立即委托司法机关进行尸体解剖,并由司法机关出具尸检报告书。如果一方拖延时间或拒绝尸检,从而影响对死因的确定,拖延或拒绝方将承担责任。
医疗事件发生后,医患双方均有权在规定的时效内提出书面申请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并需缴纳相应的鉴定费用。对于死因不明或有一方拖延或拒绝尸检的情况,可以拒绝受理医疗事故鉴定申请。
医疗事件发生后,原则上医疗单位和病家应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先行进行协商处理。如果双方达成协议或共识,案件将在此阶段结案。
如果医患双方的协商无效,任何一方均可在规定的时效内提请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从提交鉴定材料、书面陈述和答辩之日起,一般在45天内发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如果医患双方中任何一方向法院提起诉讼,卫生行政部门将中止对此案件的受理。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发出后,如果医患双方中任何一方不服,应在15天内再次申请重新鉴定(即复议),也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本公示不适用于非法行医的“医疗单位”发生的疑似“医疗事故”。
医疗事故的赔偿争议行政调解程序。在医疗事故涉及民事部分时,卫生行政部门应在双方当事人请求下进行调解,遵循自愿原则并依据规定计算赔偿数额。调解过程中涉及手术风险告知书的效力、申请行政调解的条件和程序以及重大医疗事故的上级调解程序。如果调解不成功或一方反
卫生部关于医疗事故鉴定申请期限的批复。在卫医发〔〕第19号未下发前,发生的医疗纠纷,申请期限需按当地规定执行。自1月14日起,申请期限从患者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起计算。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定义及程序。该程序由医学会组织的专家组进行,包括临床医学和法医学专家,分为受理、调查和作出鉴定结论三个阶段。在受理阶段,当事人可选择鉴定委员会委员并组成鉴定委员会。调查阶段以书面调查为主,当事人可委托医学专家或律师出席提供证据和辩论
医疗事故争议鉴定的流程及相关事项。文章中,双方就手术方式和医疗过程存在争议,委托法定鉴定机构进行鉴定。鉴定过程遵循法定程序,包括展示专家名单、执行回避制度等。最终,专家鉴定组在审阅病历和相关材料后,进行了医疗事故争议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