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法的规定,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结果应当预见或者能够预见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预见了却轻信可以避免的情况。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包括对患者应负的注意义务的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
违法违规行为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规范、常规的行为。这些规定不仅包括宪法、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性的法律文件,还包括医疗单位内部制定的具体操作规程。
人身损害事实是指因医方违反注意义务的行为给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后果。
因果关系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违规过失行为是导致患者人身损害后果发生的原因。
医疗费赔偿金额包括已发生医疗费用(不含原发病医疗费用)和预期医疗费用。
误工费赔偿金额是根据患者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来确定。
住院伙食补助费是根据住院时间和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来确定。
陪护费赔偿金额是根据陪护天数、陪护人数和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来确定。
伤残生活补助费赔偿是根据伤残等级和医疗事故发生地的居民年平均生活费来确定。
残疾用具费赔偿金额是根据普及型器具的费用来确定。
丧葬费赔偿金额是根据医疗事故发生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六个月来确定。
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是根据被抚养人的人数、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抚养年限来确定。
交通费赔偿金额是根据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单据数额之和来确定。
住宿费赔偿金额是根据住宿天数和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来确定。
精神损害抚恤金赔偿金额是根据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年限来确定,其中死亡最长不超过6年,残疾最长不超过3年。
医疗事故赔偿金额的确定问题。赔偿金额没有具体规定,取决于患者病情伤残等级、康复和后续治疗等因素,长期护理费用可能高达上百万。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11项,每项都有明确的计算标准和办法,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50条规定。
医疗纠纷的处理方法和医疗事故行政处理过程。医疗纠纷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和解、调解和民事诉讼三种途径,但我国尚未建立医事仲裁体系。和解和调解都存在约束力较弱的问题,如一方反悔并起诉,法院一般会认定和解协议合法有效并维持其效力。对于民事诉讼,一审非常重要,因
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决定权由人民法院行使的相关法律规定。文章详细描述了强制医疗的申请程序,包括公安机关的强制医疗意见书、人民检察院的强制医疗申请以及人民法院的强制医疗决定。同时,对于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公安机关在人民法院决定强制医疗前可以采取临时的
中国强制医疗方式的变迁及司法化。传统上,强制医疗方式主要由医疗保护性住院、保安性强制住院和救助性强制医疗三种形式构成,但存在司法审查缺失和行政机关主导的问题。新刑诉法规定强制医疗程序,强制医疗决定权由人民法院行使,标志着该制度从行政化转向司法化。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