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中医疗机构承担什么责任,责任比例怎么划分
时间:2024-06-25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医疗事故中医疗机构的责任承担
责任程度的判定
根据国家的相关规范,医疗事故处理时应综合考虑医疗事故的等级、损害后果与原有疾病状况的关系以及医疗过失行为在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卫生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对责任程度进行了规范。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专家鉴定组在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时,应综合考虑医疗过失行为在导致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和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根据责任程度的判定,医疗过失行为可以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
责任比例的划分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专家鉴定组应当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导致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根据责任程度的判定,医疗过失行为可以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责任程度的划分仅仅是定性的,而没有解决具体应承担多少比例的责任问题。一些人认为,主要责任应承担60%~90%的责任比例,次要责任应承担20%~40%的责任比例,轻微责任的责任比例不超过10%。然而,具体的责任比例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例如医疗过失行为的严重程度、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都会对责任比例的划分产生影响。通过对责任程度和责任比例的划分,可以更清楚地界定疾病参与度和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中的作用,为医患双方的协商和行政部门的处理提供依据。这样可以更公正地确定医疗机构应承担的责任,并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事故刑事责任的含义
医疗事故的刑事责任,指医疗人员在医疗事故构成犯罪情况下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刑事责任严厉,包括剥夺财产权、政治权利及人身自由等。犯罪主体分为自然人主体和法人主体,法人主体主要指企业或组织。在医疗事故中,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可能会承担刑事责任。根据《刑法》规
-
医院责任案件宣判:病历丢失导致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无法进行
胡*斌因工伤导致的医疗事故案件。胡*斌在一家三甲医院接受手术后出现左肾萎缩问题,因医院丢失病历导致无法鉴定工伤致残等级。法院依据卫生部的相关规定,判定医院承担医疗事故责任,赔偿胡*斌共计80263元。胡*斌对伤残等级鉴定提出上诉,认为赔偿金额应更高。
-
医疗费用的强制支付问题
关于医疗费用的强制支付问题。根据相关规定,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害需要抢救治疗时,当事人应预付医疗费用,公安机关也有权采取强制措施。工伤事故中,职工需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费用符合相关标准才能获得赔偿。赔偿金额计算公式包括诊疗、药品和住院服务
-
《侵权责任法》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侵权责任法》对医患关系的影响,指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司法实践中逐渐被边缘化。条例关于赔偿责任的规定将不再作为审判依据,关于不属于医疗事故不承担赔偿责任的规定将失去意义,医学会鉴定体制也面临巨大考验。同时,侵权责任法也可能加剧医疗纠纷,患方承担举
-
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残疾赔偿年限的计算方法
-
医疗事故投诉程序及赔偿方式
-
精神病科医疗意外及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