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纠纷 > 医疗事故常识 > 医患纠纷的处理流程是怎样的

医患纠纷的处理流程是怎样的

时间:2024-01-17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5928
现在医院最怕的事情是出现医疗纠纷,出现医疗纠纷如果处理不及时,还有可能出现暴力伤医和医闹,对医院正常工作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多的,所以处理医疗纠纷非常重要,那么医患纠纷的处理流程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

1. 解释和说明

当医患双方发生纠纷时,首先由当事科室负责人向患方进行解释和说明,并组织相关人员继续未完成的医疗活动。

2. 提交书面报告

如果需要医务部解决,患者及家属应首先递交书面报告,详细描述事件经过和对医疗行为的异议,并要求当事医务人员或科室负责人提交书面报告和相关材料。

3. 调查和分析

医务部在收到患方书面申请后的1个工作日内对医疗事件进行调查,核实真相,并组织专家分析、讨论、明确事件性质,提出处理意见和整改措施。

4. 协商解决

如果患方同意医院对医疗事件的调查和分析意见,并愿意协商解决,双方可以签署和解协议书。

5. 调解或司法途径

如果患方不同意医院对医疗事件的调查和分析意见,并不愿意协商解决,为避免矛盾激化,可以向卫生局行政部门寻求调解或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6. 突发性医疗纠纷的处理

当发生突发性医疗纠纷时,当事科室负责人应采取一切有效措施阻止损害后果扩大,立即将患者的病案及有关原始资料送医务部封存保管。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病案及有关资料。患者及家属不得抢夺病案。相关部门应协助接待家属,并妥善处理工作。

7. 干扰医疗工作秩序的处理

如果患者或其家属以医疗事故及医疗纠纷为由,寻衅滋事、扰乱正常医疗工作秩序,保卫科应及时通知公安部门协助解决。

8. 其他解决途径

如果患者方对处理意见不满意,可以向其宣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建议通过其他途径(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司法诉讼)解决。

医患纠纷相关法律法规

1.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2.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3. 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4. 最高人民法院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2003年1月6日)

5. 最高人民法院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使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4年5月1日起施行)

6. 最高人民法院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年3月10日起施行)

7.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02年4月1日起施行)

8.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负责人就审理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答记者问(2004年4月12日)

医疗纠纷的特点

1. 医患双方为主体

医疗纠纷是医患之间产生的纠纷,其他人不能成为医疗纠纷的主体。例如,患者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果不满或卫生局的处理决定不满,属于卫生行政机关和鉴定机构与患者之间的纠纷,不属于医患纠纷的范畴。另外,如果伤害案件的肇事者对医疗后果不满,要求医院与其共同承担赔偿责任,严格来说,也不属于医患纠纷,若确实存在医疗过失并应该由医院承担责任,也必须以患者的名义提起诉讼。

2. 患者的人身权益为客体

一般情况下,医疗纠纷是以患方认为自己的生命权或健康权受到侵害为基础的。在实践中,通常表现为经过诊疗护理过程后,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后果,或者感到存在不良后果的隐患,并且患方认为这种不良后果是由医方的过失所导致的。只有当上述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时,才会产生医疗纠纷。

3. 存在于诊疗护理过程中

医疗纠纷必须是针对诊疗护理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后果而提出的,除此之外的医患纠纷不属于医疗纠纷的范畴。例如,某产妇在市人民医院生了一个男孩。每天婴儿室的护士都按时用小车将新生儿送到病房喂食母乳。该产妇分娩后的第三天,护士像往常一样将小车停在走廊上,分别将两个新生儿送到母亲床边,当送完两个新生儿之后再回到小车旁时,发现该产妇的孩子不见了。尽管经过多方积极寻找,但仍然没有找到。产妇要求医院承担责任,医院认为孩子被盗是护士无法防范的,也没有失职行为,拒绝承担任何责任,因此产生了激烈的医患争议。后来,该案件诉至法院,最终医院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解决了这起案件。由于该案件不是针对诊疗护理工作而产生的,所以不属于医疗纠纷。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乡镇卫生院医疗纠纷处理程序的法律术语及赔偿标准

    乡镇卫生院处理医疗纠纷的程序及赔偿标准。首先建议进行调解,包括医患沟通和第三方调解。如调解不成功,则进行司法鉴定,根据结果走法律程序。法律诉讼流程包括向医疗机构投诉、申请处理、医疗事故鉴定等步骤。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陪护费。

  • 医生不负责任的法律责任

    医生不负责任的各种情形及其法律责任。医生的不负责任行为包括擅离职守、拒绝救治危急患者、未经批准开展试验性医疗等。特殊医疗损害如医疗产品及输血损害、医疗过程中产生的其他损害等也有相应的法律责任。患者可向卫生主管部门投诉。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护伤、医疗治病和

  • 构成一级医疗事故的要素

    医疗事故的分级及其中的一级医疗事故,特别是其构成要件的详细内容。一级医疗事故包括患者死亡或重度残疾的情况,分为甲等和乙等。医疗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责任能力、过失、违法性和因果关系。这些要素在医疗纠纷中至关重要,涉及医患双方的权益。

  • 调整医患纠纷的法律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

    医患纠纷的法律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全国人大颁布的《民法通则》、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文件。文章还介绍了二元制处理机制的问题,包括混乱局面形成的原因和医疗事故鉴定的问题。针对医患纠纷处理的途径,提出了根据条例规定采取协商调解、申请卫生行

  • 医疗事故的赔偿标准
  • 医疗事故索赔的程序与注意事项
  • 医疗纠纷起诉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