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条第2款第8项规定,医疗机构在医疗纠纷诉讼中需要证明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并证明其没有医疗过错。因此,患者作为原告应当承担初步举证责任。
具体而言,患者首先需要证明与被告医疗机构存在医疗服务合同关系,并接受了被告医疗机构的诊断和治疗,由此受到了损害。如果患者无法提供证据证明上述问题,其请求权将无法得到法院的支持。为了证明上述问题,患者可以使用门诊或住院病历、检查诊疗报告单、诊断结论或诊断证明等文件。
因此,在发生医疗纠纷后,患者应及时向医方要求复印病历并保存第一手资料,这一点尤为重要。
医疗机构作为被告需要证明其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并证明其没有医疗过错。这种证明不能仅仅是口头辩解,必须提供确凿的证据。
如果医疗机构无法提供具有合理说服力、足以使人信赖并符合法定要求的证据,证明其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并且证明其没有医疗过错,法院将根据法律规定推定医疗机构存在过错,并推定其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医疗机构将承担败诉的后果。
因此,一般情况下,医疗机构可以通过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来获得证明,这是对医疗机构较为有利的选择。而作为患者的代理律师,一般不会主动申请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一般医疗损害赔偿纠纷诉讼请求的项目及数额如下:
1. 因就医治疗支出的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具体数额的确定与医疗事故损害赔偿区别不大。
2. 因致残而主张的项目,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抚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和后续治疗费。
残疾赔偿金的计算与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不同,主要表现在计算标准和年限上。计算标准是根据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计算;年限是从确定残疾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对于六十周岁以上的人,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对于七十五周岁以上的人,按五年计算。
被抚养人生活费的计算与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也有所不同,计算标准是根据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对于六十周岁以上的人,年限的计算方式与残疾赔偿金相同。
3. 因死亡而主张的项目,包括丧葬费、被抚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患者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计算,以六个月为总额。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标准是根据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计算,按二十年计算。对于六十周岁以上的人,计算方式与残疾赔偿金相同。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本网站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咨询。
医院投诉管理部门的职责及相关法律规定。医院应设立投诉管理部门,统一受理投诉,调查核实并提出处理意见。投诉管理部门还负责组织和协调全院的投诉处理工作,并汇总分析投诉信息提出改进意见。医疗事故纠纷法院的管辖权方面,基层法院管辖一般医疗纠纷案件,中级人民法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所处的特殊地位。被害人在公诉案件中不承担举证责任,但仍需履行一定的权利和义务,提供某些证据协助查明案情。被害人的陈述作为独立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国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规定。被告需对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提供证据和规范性文件,逾期不提供或无理由逾期提供则视为无证据。原告在行政诉讼中也需承担一定举证责任,如证明起诉符合法定条件、证明自己提出申请的事实等。如需咨询相关法律问题,请前往法律咨询渠道。
民事和行政诉讼中的费用问题,包括财产案件和非财产案件中的受理费用以及其他费用如勘验、鉴定、公告、翻译等。当事人还需支付申请执行费和执行中实际支出费用,包括执行人员的差旅费用等。异地调查取证和调解时也会产生差旅费用,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或法院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