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医疗事故患者就得不到赔偿吗
时间:2024-12-20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医疗差错赔偿的必要条件
医疗事故与医疗差错的区别
根据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二条的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由于医务人员的过失直接导致病员死亡、残废或组织器官损伤而导致功能障碍。而医疗差错则是指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因过失加重病人一般性痛苦或影响诊疗,但未导致病员死亡、残废或功能障碍,或者及时纠正而未造成事故。根据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的规定,医疗差错不属于医疗事故的范畴。
医疗事故赔偿的必要条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在2000年召开的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上的指导意见,要正确区分医疗事故责任与医疗过失损害赔偿责任的界限。对于医疗事故,法院应当严格审查是否存在侵权事实、损害后果以及侵权人是否存在主观过错等因素,而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并不是认定医疗过失赔偿责任的必要条件。
医疗差错赔偿的举证责任
医疗行为侵权纳入特殊侵权民事责任
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并没有明确将医疗行为侵权纳入特殊侵权民事责任的范围。然而,随着医疗纠纷的增加,患者作为举证弱势方的权益得不到保护的情况也越来越多。为此,《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条第(八)项明确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这一规定在医疗赔偿纠纷案件中起到了保护患者及其家属利益的作用,同时也促使医护人员及医疗机构更加重视工作责任,避免医疗事故及其他医疗过错的发生。
举证责任在本案中的适用
在本案中,赵某在阑尾手术后出现下消化道出血,赵某主张是医院手术所致,而医院对此进行了否认。根据上述规定,医院应当承担证明责任,即证明其手术行为与赵某术后下消化道出血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在手术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然而,某县和某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及省高级人民法院多次鉴定均未能排除赵某术后下消化道出血与医院手术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即医院未能证明上述两者之间不存在医疗过错因果关系。此外,在赵某下消化道出血原因不明的情况下,也不能确定医院在手术过程中不存在过错。因此,医院应当承担本案的侵权赔偿责任。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纠纷案件分析及争议
一起医疗纠纷案件,患者因病情恶化在被告芦溪县大安中心卫生院接受治疗,最终不幸身亡。针对此事件,存在三种争议意见,分别是被告应赔偿、被告不应赔偿但应补偿、以及被告不应承担责任。争议焦点包括是否误诊、抢救时间是否延误、助理医师的资质问题以及家长的责任等。
-
乡镇卫生院医疗纠纷处理程序的法律术语及赔偿标准
乡镇卫生院处理医疗纠纷的程序及赔偿标准。首先建议进行调解,包括医患沟通和第三方调解。如调解不成功,则进行司法鉴定,根据结果走法律程序。法律诉讼流程包括向医疗机构投诉、申请处理、医疗事故鉴定等步骤。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陪护费。
-
医疗事故后续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
医疗事故后续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及残疾生活补助费的计算方式。患者的续医费用支付方式并非一次性结算,需以专家鉴定组的医疗护理医学建议为依据。继续治疗费的计算复杂,涉及将来必然发生的费用。残疾生活补助费的计算涉及平均生活费、赔偿年限、赔偿系数和伤残评定时间
-
医疗事故赔偿的法律途径
医疗事故赔偿的法律途径和计算标准。当发生医疗事故时,双方可以通过协商或调解解决争议,如协商无果,当事人可提起民事诉讼。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和残疾用具费等。患者可以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如确认为医疗事
-
医疗过错引发的纠纷案件分析
-
原告要求医院赔偿医疗费、丧葬费、保险损失费等各项损失
-
医疗事故引发的膝盖损伤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