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医疗事故患者就得不到赔偿吗
时间:2024-12-20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医疗差错赔偿的必要条件
医疗事故与医疗差错的区别
根据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二条的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由于医务人员的过失直接导致病员死亡、残废或组织器官损伤而导致功能障碍。而医疗差错则是指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因过失加重病人一般性痛苦或影响诊疗,但未导致病员死亡、残废或功能障碍,或者及时纠正而未造成事故。根据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的规定,医疗差错不属于医疗事故的范畴。
医疗事故赔偿的必要条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在2000年召开的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上的指导意见,要正确区分医疗事故责任与医疗过失损害赔偿责任的界限。对于医疗事故,法院应当严格审查是否存在侵权事实、损害后果以及侵权人是否存在主观过错等因素,而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并不是认定医疗过失赔偿责任的必要条件。
医疗差错赔偿的举证责任
医疗行为侵权纳入特殊侵权民事责任
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并没有明确将医疗行为侵权纳入特殊侵权民事责任的范围。然而,随着医疗纠纷的增加,患者作为举证弱势方的权益得不到保护的情况也越来越多。为此,《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条第(八)项明确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这一规定在医疗赔偿纠纷案件中起到了保护患者及其家属利益的作用,同时也促使医护人员及医疗机构更加重视工作责任,避免医疗事故及其他医疗过错的发生。
举证责任在本案中的适用
在本案中,赵某在阑尾手术后出现下消化道出血,赵某主张是医院手术所致,而医院对此进行了否认。根据上述规定,医院应当承担证明责任,即证明其手术行为与赵某术后下消化道出血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在手术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然而,某县和某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及省高级人民法院多次鉴定均未能排除赵某术后下消化道出血与医院手术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即医院未能证明上述两者之间不存在医疗过错因果关系。此外,在赵某下消化道出血原因不明的情况下,也不能确定医院在手术过程中不存在过错。因此,医院应当承担本案的侵权赔偿责任。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事故后续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
医疗事故后续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及残疾生活补助费的计算方式。患者的续医费用支付方式并非一次性结算,需以专家鉴定组的医疗护理医学建议为依据。继续治疗费的计算复杂,涉及将来必然发生的费用。残疾生活补助费的计算涉及平均生活费、赔偿年限、赔偿系数和伤残评定时间
-
医疗事故调查报告:医疗操作过失导致严重后果
医疗事故调查报告,指出一起医疗操作过失导致的严重后果。医院未经家属同意进行阑尾切除术,手术操作不当导致并发症,需要二次手术修复。医院全责,构成三级丙等医疗事故,手术审批不当且违反执业医师法规定。这起事件引发深刻教训,强调治疗应建立在确实存在疾病的基础
-
医疗事故案例分析(一)
一起医疗事故案例。一名男性青年因恶性疟疾误诊为感冒而接受治疗,最终不幸去世。事故责任在于医生未按规定进行血检并及时确诊治疗。文章提出了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坚持各项诊疗常规等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
医疗事故争议鉴定报告
医疗事故争议鉴定的流程及相关事项。文章中,双方就手术方式和医疗过程存在争议,委托法定鉴定机构进行鉴定。鉴定过程遵循法定程序,包括展示专家名单、执行回避制度等。最终,专家鉴定组在审阅病历和相关材料后,进行了医疗事故争议鉴定。
-
医疗事故导致刘某伤残案件分析
-
婴儿一出生便“劫难”重重,病魔缠身
-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定义和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