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过错的赔偿责任划分
时间:2024-12-27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案由:原告曾某,因腹痛腹胀五天,于2004年6月1日入住被告某乡卫生院诊治,被告诊断为:1、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穿孔;2、急性腹膜炎;3、中毒性休克。当日下午行阑尾炎切除术。加量引流管,术后抗炎,对症处理。术后第三天下午,原告出现腹痛加重,烦躁不安,病情恶化。原告家人故租车将原告转入某市医院住院治疗。6月5日,市医院诊断为:1、阑尾炎术后弥漫性腹膜炎;2、胃穿孔中毒性休克。当日对原告在全麻下行胃穿孔修补术+肠减压术,术中发现腹腔有大量脓性体,胃窦小弯处有一穿孔,术后抗炎治疗。原告住院10天后于6月14日痊愈出院。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案件分析与评析
一、案件背景
2005年4月18日,原告以医疗服务合纠纷为案由起诉被告方违约。要求被告赔偿原告在市医院的治疗费用6879.68元、交通费用350元。被告方以不构成医疗事故为拒赔并申请鉴定。市医学会鉴定结论为,本案例不属医疗事故。市司法鉴定中心鉴定结论为,被告对原告的医疗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被告的医疗行为对原告胃穿孔漏诊有一定责任,存在医疗过错。
二、分歧
本案在审理对该案的事实认定及属于非医疗事故损害纠纷无争议。但对本案的处理,适用法律,赔偿范围,赔偿责任,如被告如何承担民事责任,承担具体的赔偿责任有着不同意见,即全部赔偿、部分赔偿、不负赔偿责任。
三、评析
第一意见认为:被告应负全部赔偿责任。理由是被告在履行医疗服务合同中,未尽到法定和约定的义务,而致医疗服务质量存在瑕疵,应当承担违约责任,违约责任是一种严格责任,应适用严格责任原则,故应承担赔偿损失,赔偿范围包括直接损失及间接损失。损失包括求助人员另行租车的损失,因延迟而致病情加重造成损失。医疗服务合同的合同违约一般存在三种损失后果,即死亡、残疾或功能障碍,无明显后遗症但延长了医疗终结时间或促进病情恶化。本案应适用合同法等,依《合同法》第113条规定,违约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亦赔偿全部损失。第二意见认为:被告应负部分赔偿责任。理由是被告已构成违约并要承担违约责任的情况下。患者无损害后果。本案应适用民法通则及《最高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并可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被告承担延误医治及对扩大的损失负责,负主要责任,原告对原发病及其医疗费负责。赔偿范围即减去原发病应计算的医疗费之后的医疗费、租车费等损失。第三意见认为:被告免除赔偿责任,只负补偿责任。理由是虽然原告依《合同法》第122条违约之诉。该案本质上仍属非医疗事故的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故应适用民法通则及相关司法解释。依民法侵权理论要承担侵权责任,需符合行为的违法性、损害事实的存在、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并且医院是公益性事业单位。本案中被告行为属合法行为(受害人的同意行为),无损害的事实(原告已治愈)无因果关系(见司法鉴定)。有损害才有赔偿故不承赔偿责任。但补偿原告或给予原告的救济、却属另一法律关系。
四、结论
根据对本案的分析与评析,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根据民法通则及相关司法解释,被告应负部分赔偿责任。被告已构成违约并要承担违约责任的情况下,患者无损害后果。根据过错责任原则,被告应承担延误医治及对扩大的损失负责,负主要责任,而原告对原发病及其医疗费负责。赔偿范围应减去原发病应计算的医疗费之后的医疗费、租车费等损失。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院责任案件宣判:病历丢失导致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无法进行
胡*斌因工伤导致的医疗事故案件。胡*斌在一家三甲医院接受手术后出现左肾萎缩问题,因医院丢失病历导致无法鉴定工伤致残等级。法院依据卫生部的相关规定,判定医院承担医疗事故责任,赔偿胡*斌共计80263元。胡*斌对伤残等级鉴定提出上诉,认为赔偿金额应更高。
-
医疗纠纷调解的公开性问题
医疗纠纷调解的公开性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医疗纠纷调解不得公开进行,保护医患双方隐私的保密义务。调解程序包括专家咨询和医疗损害鉴定等。若无法达成一致,当事人可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赔偿金额根据法律规定确定。同时,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民事诉讼证据规定对举证责任
-
医疗事故调查报告:医疗操作过失导致严重后果
医疗事故调查报告,指出一起医疗操作过失导致的严重后果。医院未经家属同意进行阑尾切除术,手术操作不当导致并发症,需要二次手术修复。医院全责,构成三级丙等医疗事故,手术审批不当且违反执业医师法规定。这起事件引发深刻教训,强调治疗应建立在确实存在疾病的基础
-
医疗事故案例分析(一)
一起医疗事故案例。一名男性青年因恶性疟疾误诊为感冒而接受治疗,最终不幸去世。事故责任在于医生未按规定进行血检并及时确诊治疗。文章提出了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坚持各项诊疗常规等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
医疗事故争议鉴定报告
-
医疗事故导致刘某伤残案件分析
-
婴儿一出生便“劫难”重重,病魔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