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银行业法 > 商业银行法 > 商业银行设立 > 如何应对银行抵押贷款风险

如何应对银行抵押贷款风险

时间:2025-02-07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6364
如果自己遇到了经济上的困难,需要一大笔资金却拿不出来的时候,刚好自己有房屋等等不动产,那么就可以利用这些不动产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目前申请银行抵押贷款的人也有很多,但要注意相应的风险。看看手心律师网小编收集的资料。

如何应对银行抵押贷款风险及其对策

一、加强贷款审查的策略研究

金融法律专业人士指出,应重新审视贷款安全观念与策略,将贷款安全重心置于第一还款来源上。金融机构应消除贷款抵押担保无风险的观念和意识,改变追求抵押担保率而忽视风险管理的思想倾向,回归到正确的贷款安全观念上来。

二、树立政策法律风险意识

建立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持续学习与应对研究制度,全面实行依法经营战略。

三、建立贷款抵押担保全方位动态管理机制

完善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管理岗位责任制,增强对贷款抵押担保全程及其各环节管理风险的控制能力。

四、形成贷款抵押风险的补救控制措施机制

在贷款抵押风险实际产生且不能通过协商解决的情况下,应及时采取将风险降到最低、损失降到最小的补救控制措施,最大限度的保护金融资产。

银行抵押贷款风险及其分类

一、银行贷款抵押优先权难以实现的风险

抵押权是基于商业银行和借款人(或为借款人提供抵押担保的第三人)的合同约定而产生的担保物权,它在行使顺序上位于基于法律直接规定而产生的法定优先权之后。一旦法定优先权与抵押优先权在贷款案例中相遇,抵押优先权就相对不优先了,从而可能导致银行贷款债权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完全丧失担保物权的保障,即贷款债权被悬空。

二、银行发放贷款过程中审查不力的风险

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过程中有严格审查抵押物的权属、价值以及实现抵押权的可行性的法律义务。然而,实践中银行贷款抵押审查业务操作问题众多,风险巨大。较突出的问题和风险主要有:一是权属错位悬空贷款债权;二是抵押物价值高估直接造成贷款风险;三是抵押权行使的可行性反比例地对贷款风险状况形成重大影响。

三、银行贷款抵押登记的法律风险

在签约与抵押登记方面存在突出风险,主要包括:一是贷款合同或抵押合同无效的风险;二是应登记而未登记或可不登记而未登记的风险;三是重复登记的风险;四是贷款借新还旧或贷款债权转让业务中的风险;五是房地产抵押中的“两证”风险。

四、银行抵押贷款的管理风险

抵押权是抵押标的物不转移占有的担保物权,有效设置抵押并发放贷款后,抵押物仍在抵押人的占有之下,抵押物实物存续形态、价值形态和抵押权权利维护等因素对抵押权的实际有效性和法律有效性影响甚大,抵押物管理因而面临大量风险。贷后抵押管理实务中面临的风险主要有:抵押人因信用与法制观念淡薄而随意处置抵押物的风险;抵押物灭失的风险;抵押时效丧失的风险;抵押被非法裁定为无效的风险;企业改制中“债权随资产走”原则和“除权期”规则适用的风险。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银行资产剥离的定义和类型

    银行资产剥离的定义和类型,包括政策性剥离和商业性剥离。政策性剥离涉及国有商业银行与资产管理公司的资金清算,具有政府指令性划转国有资产性质;商业性剥离则通过市场化方式完成。针对银行不良资产及体制原因形成的不良信贷资产,文章提出了处理方法,包括将贷款转为

  • 如何减轻税负、增加投资收益

    如何通过购买国债、保险、教育储蓄以及投资货币市场基金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来减轻税负并增加投资收益。购买国债和保险可获得较高收益并避免利息税;教育储蓄可免税;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的利息也免征个人所得税;投资货币市场基金是一种流动性良好的短期投资方式。

  • 房屋抵押贷款需要多久时间下款

    房屋抵押贷款的下款时间及相关问题。下款时间通常为1至3个月,具体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文件齐备程度、银行审查环节等。特殊情况可能导致下款时间延长。另外,房产共有人一方死亡不能立刻办理抵押,需先完成继承手续。而房产证已经抵押的情况下,二押存在特定约束

  • 网贷太多房子抵押贷款银行会批吗

    背负过多网贷的人能否通过房子抵押贷款获得银行批准的问题。银行会考虑申请人的信用状况、收入来源和还款能力等因素。另外,欠债不还本身一般不会导致被拘留,但如果存在抗拒执行等行为可能会面临法律后果。对于十几年的借条,可以起诉但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如借条的完

  • 房屋抵押贷款不能用于买房吗
  • 私人放高利贷会不会拘留
  • 个人放高利贷款怎么处理
商业银行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