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对各商业银行的资金使用实行比例管理制度,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为基本考核内容,增强商业银行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能力。
贷款质量指标是指银监会考核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监控指标。对于因历史原因导致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不能达到银监会规定的贷款质量指标的情况,各商业银行应当提出逐年提高的计划,并由银监会和各商业银行的监事会监督执行。
监控指标是指各商业银行根据银监会制定的监控指标,根据自身资金营运特点制定符合各行特点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实施办法,并在报银监会批准后在本系统内部组织实施。
考核组织是指对商业银行执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监控指标的情况以法人为单位进行考核。
根据巴塞尔《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和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的相关规定,商业银行的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不得低于8%,其中核心资本不得低于4%,附属资本不能超过核心资本。
商业银行的各项贷款与各项存款之比不得超过75%。
商业银行1年期以上(含1年期)的中长期贷款与1年期以上的存款之比不得超过120%。
流动资产(指在1个月内可以变现的资产)与各项流动性负债(指在1个月内到期的存款和同业净拆入款)的比例不得低于25%。其中流动性资产包括库存现金、在央行存款、存放同业款、国库券、1个月内到期的同业净拆出款、1个月内到期的贷款、1个月内到期的银行贴现汇票和其他经中国人民银行核准的证券。
自2007年12月起,商业银行在央行存款准备金存款与各项存款之比不得低于14.5%。
商业银行对同一客户的贷款余额与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10%,对最大10家客户发放的贷款总额不得超过银行资本总额的50%。
拆人资金余额与各项存款余额之比不得超过4%,拆出资金余额与各项存款(扣除存款准备金、备付金和联行占款)余额之比不得超过8%。
商业银行向股东提供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该股东已缴纳股金的100%。商业银行对自己股东的贷款条件不得优于对其他客户的同类贷款的条件。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对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通知》附件二,资本和资产是指银行开办人民币业务的金融资本和金融资产。商业银行根据规定将资产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并根据资产在金融市场中的风险程度设定风险权数。风险权数划分为0、10%、20%、50%和100%五类。根据风险权数计算的资产称为加权风险资产。
企业破产清算中资不抵债的处理方式。当企业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清算组需按法定顺序进行清偿,若资不抵债则应立即申请破产并由法院指定新的清算组处理。同时,清算报告详细阐述了公司登记情况、清算组情况、债权人通知和公告情况、资产负债状况等内容。
破产清算评估办法,包括审查企业提供的破产基准日资产负债表及相关会计资料、无效行为审查、资产清查和评估范围。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清算组织的组成和职责,包括接管维护、资产清理计算和分配以及其他相关工作。通过本文,读者可以了解破产清算评估办法的详细内容和清算
新三板创新层与创业板在多个方面的差异。包括企业财务状况、企业规模、市盈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和资产负债率等方面的比较。总体来说,新三板创新层企业在部分指标上表现强劲,但整体市场环境和融资状况与创业板存在差异。
税务筹划与企业财务管理的互动关系,重点讨论了电力企业的税务筹划,包括收入、成本、费用、资产和负债要素的税务筹划方法。税务筹划的关键在于关注国家政策和利率的变化,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合理避税,降低资金成本。此外,还提到了火电企业的煤耗问题及其解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