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并保障投资的安全,特制定本法。
有价证券的募集、发行、买卖,其管理和监督依照本法的规定进行;如果本法没有规定的,适用公司法和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
本法所称的主管机关指的是“财政部”证券管理委员会。
本法所称的公司,指的是依照公司法组织的股份有限公司。
本法所称的发行人,指的是募集并发行有价证券的公司,或者募集有价证券的发起人。
本法所称的有价证券,指的是政府债券、公开募集和发行的公司股票、公司债券以及经“财政部”核定的其他有价证券。
新股认购权利证书、新股权利证书以及前述各种有价证券的价款缴纳凭证或表明权利的证书,都视为有价证券。
本法所称的募集,指的是发起人在公司成立前或发行公司在发行前,对非特定人公开招募股份或公司债的行为。
本法所称的发行,指的是发行人在募集后制作并交付有价证券的行为。
本法所称的承销,指的是根据约定包销或代销发行人发行有价证券的行为。
本法所称的证券交易所,指的是根据本法的规定,设立场所和设备,以供有价证券集中交易市场为目的的法人。
本法所称的有价证券集中交易市场,指的是证券交易所为有价证券的竞价买卖所开设的市场。
本法所称的公开说明书,指的是发行人根据本法的规定,向公众提出的有关有价证券募集或出售的说明文件。
本法所称的财务报告,指的是发行人、证券商和证券交易所根据法律规定,定期编制并提交主管机关的财务报告。
主管机关将制定财务报告的编制准则。
根据本法经营的证券业务,包括以下种类:
一、有价证券的承销。
二、有价证券的自行买卖。
三、有价证券买卖的居间或代理。
从事前条各款业务之一的,被称为证券商,并根据以下各款确定其种类:
一、从事前条第一款规定的业务的,被称为证券承销商。
二、从事前条第二款规定的业务的,被称为证券自营商。
三、从事前条第三款规定的业务的,被称为证券经纪商。
公司在根据本法公开募集和发行有价证券时,应先向主管机关申请核准或申报生效。
公司必须由具有特定资格的股东组成,或者其事业的范围或性质不适宜由公众投资者,经“财政部”核准后,不适用本法和公司法关于公开发行的规定。
经营证券投资信托事业、证券金融事业、证券投资顾问事业、证券集中保管事业或其他证券服务事业,应经主管机关的核准。
这些事业的管理和监督事项,由行政院通过命令进行规定。
第十八条之一、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和第六十六条的规定,适用于前述事业。
第五十三条、第五十四条和第五十六条的规定,适用于前述事业的人员。
公司债券的发行条件和程序,包括公司债券募集办法的主要内容,如债券的用途、总额、票面金额等。同时,讨论了公司债券的发行方式,包括记名债券和无记名债券的发行和转让方式。公司债券的转让采取证券交易形式,可以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实行自由转让原则。
凭证式国债的购买方式和记账式国债的购买方式。凭证式国债主要通过储蓄网点、邮政储蓄部门和国债服务部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按面值购买,起息日为购买日,兑付时按实际持有天数和相应利率计算利息。记账式国债则通过交易所交易系统以记账的方式办理发行,购买时需开立证
证券交易所的组织架构。证券交易所包括最高权力机构会员大会、决策机构理事会、负责日常事务的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以及上市委员会和监察委员会两个专门委员会。会员大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负责制定章程、选举理事等任务。理事会负责执行决议,包括拟定业务规则等职责。总
公司债券的具体内容,包括公司名称、募集资金用途、债券总额和票面金额、债券利率确定方式等要点,并详细解释了公司债券的发行管理办法。同时,本文还比较了公司债券与股票的区别,从发行主体、收益稳定性、保本能力、经济利益关系和风险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