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主体 > 债权人 > 地方政府如何发债

地方政府如何发债

时间:2023-10-21 浏览:6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7971
不仅仅是企业需要经营,政府也是需要经营的。政府每年的开支额十分巨大,所以有时候也会有入不敷出的情况,这个时候政府就需要发行债券以挽救局面。而现在正在试行的地方政府自行发债,政府具体又是怎么操作的呢?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法律规定

1、发行额度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当年发债规模限额,试点省(市)发行政府债券实行年度发行额管理。每年发行额度的上限由国务院确定,确保债券规模不会过大。

2、债券期限

试点省(市)可以发行3年、5年和7年期限的政府债券,每种期限债券发行规模不得超过本地区发债规模限额的50%。考虑到市场接受度,政府债券期限以5年以上为主。

3、还本付息管理

试点省(市)政府债券的还本付息由财政部代办,即地方政府将债券本息交给财政部,由财政部再支付给债券持有人。这一过程中,财政部提供了隐性担保。

4、承销商选择

试点省(市)组建本省(市)政府债券承销团,成员应当是2012—2014年记账式国债承销团成员,原则上不得超过20家。只有国债承销团成员有资格进行承销,其他中小银行和券商不得参与。

5、发行利率确定

试点省(市)发行政府债券的发行利率应以新发国债发行利率及市场利率为定价基准,采用单一利率发债定价机制确定债券发行利率。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潜在风险

根据中国改革的原则,前期试点的六个省市债券风险较低。

1、试点省市经济总量大、财政收入宽裕

试点省市的经济总量较大,财政收入相对较高,债券发行占政府负债比重较低。

2、发行额度受国务院控制

发行额度由国务院控制,不会随意扩大。

3、本息支付由财政部代为支付

债券本息支付由财政部代为支付,具有国家信用背书。

然而,一旦政策放开,以下三个因素的松动可能带来风险:

1、政府债券发行总额放开

政府债券发行由额度制改为核准制,总额不再受限。

2、本息支付不经过财政部

债券本息支付不再由财政部代为支付,而由省级财政或地市级财政直接支付。

3、核准权下放到省级财政

核准权下放到省级财政,地方政府有更大的自主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债务重组的定义与方式

    债务重组的定义以及采取的各种方式。债务重组是债权人和债务人达成协议或法院裁决修改债务条件的行为。可以通过现金清偿、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转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以及混合重组方式来实现。

  • 行使不安抗辩权所需的证据

    行使不安抗辩权所需的证据。需要证明债务人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以及其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况。债权人需重视并收集相关证据,以确保有效行使不安抗辩权并避免承担赔偿责任。联系债权债务律师可得到专业帮助。

  • 债务置换的法律后果,意义有哪些

    作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过渡到新框架的举措之一,财政部近期下达了地方存量债务1万亿元置换债券额度,用以部分置换截至2013年6月30日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存量债务中将于今年到期的1.86万亿债务。据财政部测算,置换后地方政府一年可减轻利息负担400亿-500亿元;如果首批

  • 地方政府如何发债

    即每年发行额度的上限是国务院定的,有了这个上限,暂时不用担心债券规模太大的问题。即地方政府先要将债券本息交给财政部,然后财政部再支付给债券持有人,这一过程中财政部提供了隐形担保。

  • 反担保和再担保的增信作用
  • 土地储备新规有哪些解读
  • 土地出让金需要上缴国库吗
债的主体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