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不同的作用,抗辩权可以分为永久性的抗辩权和延期性的抗辩权。永久性的抗辩权是指权利人有永久阻止他人行使请求权的权利。延期性抗辩权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时间一定条件下可以提出抗辩,而不是永久可以抗辩。延期性抗辩权包括: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还有先诉抗辩权等。
同时履行抗辩权只适用于同时给付的双务合同。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当事人应当同时提出并交换彼此的给付要求。例如,在买卖合同中,如果没有约定,买方应当同时支付价款,卖方应当同时转移财产权。如果一方未能履行对方给付的义务,对方可以行使不履行合同的抗辩权,拒绝给付。同时,在对方履行不完全或有瑕疵时,也可以主张合同未经正当履行的抗辩权。
后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适用于有先为给付义务的双务合同。根据法律规定、合同性质或当事人的约定,合同的一方存在先为给付的义务,在其未履行义务之前,无权请求对方履行义务,而对方对其请求享有拒绝的权利。如果先履行一方的履行不符合约定条件,则后履行一方享有拒绝履行相应请求的权利,这是后履行抗辩权的适用范围。此外,如果先为给付义务的一方在履行义务之前,发现对方的财产、商业信誉或其他与履行能力有关的事项发生明显恶化时,可以主动中止履行义务,此为不安抗辩权的适用范围。
先诉抗辩权适用于承担一般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对主债权人的抗辩。在主债权人未就主债务人的财产强制执行而无效果前,保证人可以行使抗辩权。
行使抗辩权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限制: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法定条件包括:
只有在对方未同时履行义务时,才享有同时履行抗辩权,拒绝自己的履行。这种拒绝是相互的,自己可以拒绝向对方履行,对方也可以拒绝向自己履行。
后履行抗辩权的法定条件包括: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条件在我国《合同法》第六十八条中有明确规定。此外,《合同法》还规定了不安抗辩权的附随义务:
如果不履行通知义务,行使不安抗辩权的一方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如果对方提供了担保措施,保障了债权,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条件就不存在,此时应当恢复已中止的债务履行。
中国票据抗辩权的相关规定,包括其限制和种类。票据抗辩是为了保护债务人的权益,但需要进行限制以保证票据流通性。《票据法》对票据抗辩作出了具体规定。票据抗辩分为对物的抗辩和对人的抗辩两大类,前者基于票据本身的问题,后者基于债务人与特定债权人之间的关系。
抵消权的定义、条件和抵消通知的要求。当合同双方互负债务时,可以进行债务抵消,即各以其债权充当债务清偿,实现债务消灭。债务人主张抵消权需满足多种条件,如双方互负债务、债权均已到期、债务同种类或同一性质等。同时,债务人发出抵消通知时不得附加条件或期限。
请求权和抗辩权的区别。请求权是权利人要求他人特定行为或不作为的权利,是相对权的典范。抗辩权是妨碍他人行使权利的对抗权,可拒绝请求权人的请求。请求权的特征体现在需要通过义务人的给付实现,权利作用体现为请求而非支配,权利效力上没有排他性。抗辩权主要针对请
担保人的抗辩权的类型和特征。担保人的抗辩权分为一般抗辩权和专属抗辩权,其中一般抗辩权不受保证责任方式的限制,保证人可以独立行使,目的是保护自身权益并延缓或免除保证责任的承担。而专属抗辩权则是保证人专门享有的对抗债权人之请求权的抗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