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经传唤拒不到庭,法院传票不去有什么后果
时间:2025-02-03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我们知道,法院传票,是一种诉讼文书,代表被告已被原告起诉,应该按时出庭答辩。但是在生活中,有许多被告收到法院传票拒绝出庭,以为能够以此避免诉讼。那么,收到法院传票不去有什么后果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被告未到庭的后果及法律解读
案情简介
原告与被告签订合同,按照被告的要求制作食品包装袋,并约定纠纷的管辖法院为原告所在地法院。原告将定作物分批次交付给被告,但被告未全额付款,尚欠原告175035元,并于2014年11月10日与原告确认欠款,至今未偿还。原告请求法院判令被告支付定作款项。被告某食品公司没有提出书面答辩,也未提供抗辩证据。经法院传票传唤,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
法律解读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告不到庭即缺席时,以下情况适用缺席判决:1.原告不到庭或中途退庭并撤诉,而被告提出反诉;2.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3.法院裁定不准撤诉,而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4.无民事行为能力的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5.在借贷案件中,债权人起诉时,债务人下落不明,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公告传唤债务人应诉。公告期满后,债务人仍不应诉,且借贷关系明确,经审理后可进行缺席判决。在审理过程中,债务人出走且下落不明,借贷关系明确,也可以进行缺席判决。缺席判决与对席判决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的方式和程序,向缺席方当事人宣告判决,并送达判决书,同时保障当事人充分行使上诉权利。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骚扰行为是否会导致拘传
《民事诉讼法》中有关骚扰行为导致拘传的相关规定。法院有权对必须到庭而拒不到庭的被告进行拘传,前提是已进行两次传票传唤且无正当理由。拘传是针对经过合法传唤后拒不到案的犯罪嫌疑人采取的措施,必要时可使用戒具等强制手段。
-
担保人行使先诉抗辩权的要点
担保人在行使先诉抗辩权时需要注意的四个要点,包括保证责任的明确约定、行使时间、行使条件以及先诉抗辩权的效果。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先诉抗辩权的防御性与阻却性、独立性与专属性两个方面的特性。担保人需明确只有在保证合同中明确约定保证人的保证责任为一般保证时,
-
先履行抗辩权的适用范围
先履行抗辩权的适用范围,即在合同中应当先履行的当事人不履行或不符合约定时,后履行的当事人有权拒绝履行自己的债务。先履行抗辩权的成立前提是双方债务在同一双务合同中存在互为对价关系。同时履行抗辩权允许在对方未履行债务时保留自己的给付,双方债务同时履行时,
-
抗辩权的定义
抗辩权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学术上对抗辩权的定义存在差异,而我国的《担保法》则明确了狭义上的抗辩权。文章将重点讨论狭义上的抗辩权,包括不同种类的抗辩权如诉讼时效已过的抗辩权、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合同法中的同时履行抗辩权等。
-
抗辩权的种类与区别
-
抗辩权的定义和类型
-
债务纠纷证据的种类及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