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商业保险的被保险人或者社会保险的参加者遭受他人的侵权行为而致损时,存在两种选择:向保险人求偿或向加害人求偿。如果两个请求权都不能单独满足受害人的损害填补要求或者受害人的损害无法以经济价值衡量时,受害人可以同时行使两种请求权。当任一种请求权都能满足受害人的损害填补要求时,受害人行使了两个请求权,即涉及到对其获益是否抵扣与保险人的代位权问题。
在大陆法系和美国法系中,保险金都不适用损益相抵原则。在大陆法系各国,保险金不能作为受害人所得利益而予以扣减。而在美国法系中,根据平行来源规则,保险金的获得并不会减轻加害人的赔偿责任。
在大陆法系中,保险代位权的性质是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法定让与。根据债权法定让与理论,保险人对受害人给付保险金后,即在保险金额的范围内取得受害人的一切权利。因此,如果受害人再向加害人求偿,加害人可以主张债权已法定转移为抗辩理由,减轻赔偿责任。在大部分小额的侵权事故中,受害人往往不会再向加害人主张损害赔偿,从而使加害人事实上免责。
在美国法系中,保险代位权的性质是程序代位。保险人只能以被保险人的名义起诉,保险人不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利。被保险人在获得保险赔付后继续向加害人追偿不会导致保险人请求返还赔偿的不当得利。被保险人不须承担应返还给保险人的那一部分赔偿的诉讼成本,这一规则既有利于被保险人向加害人追偿,也有利于实现侵权责任的威慑目的。
保险代位权的出现使受害者不再单纯寻求从侵权责任制度中获得损害救济,而保险人也仅仅从效率的立场考虑实施保险代位权。一旦实施保险代位权缺乏效率,通过保险代位权来实现侵权责任的价值的设想将不可避免地落空。
债权代位权的归属和行使条件。首先,债权人需要对债务人享有合法债权;其次,债务人须对第三人享有权利;第三,债务人必须怠于行使权利;第四,债务人已陷于迟延;最后,行使代位权有保全债权的必要。这些条件共同构成了债权代位权的行使条件。
行使代位权的诉讼费用的承担问题。在代位权诉讼中,费用通常由败诉方承担,但双方可通过和解或调解解决纠纷时约定分摊费用。此外,《民法典》规定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同时,也讨论了代位权行使的法律后果以及债权未到期能否行使代位权的法律依据。
债权未到期能否行使代位权及其法律依据。当债务人对于第三人的债权面临风险时,为保障债权人利益,法律允许其提前行使代位权。代位权的行使方式包括径直行使和通过诉讼方式行使,其中诉讼方式更为严谨,旨在防止债权人滥用权利并保护第三方权益。
债权人代位权的成立条件,包括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合法债务关系、债务人享有对第三人的债权或返还请求权等现实权利、债务人怠于行使到期债权且给债权人造成损害等。同时,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到期债权为限,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此外,文章还介绍了代位权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