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债权是指基于债务法律关系而产生的原始债权,包括金钱债权、交付标的物债权或提供劳务的债权等。
利息包括法定利息和约定利息。根据《担保法》,利息无需登记,其受抵押权保护的范围与主债权相同。
然而,对于未经登记的约定利息,如果其利率超过法定利率标准的部分,由于缺乏登记和公示效果,不能优先受偿。
违约金和损害赔偿是因债务人未履行债务而产生的从债权,属于抵押担保的范围。在办理抵押登记时,无需登记违约金和损害赔偿。
实现抵押权的费用是由于债务人未履行债务而产生的费用,应由债务人承担。这些费用包括诉讼费、保全费、鉴定费、评估费、公证费、拍卖费、变卖费、执行费等。
然而,对于实现抵押权的费用,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这些费用不应计入最高限额,而应从抵押物拍卖或变卖所得价款中扣除。因为这些费用是基于抵押关系产生的,将其计入最高限额会增加抵押权所担保的债权额,一旦债权额超过最高限额,将损害抵押权人的利益。
担保物权的相关内容。担保物权旨在确保债权的实现,具有优先性,其设立旨在保证债务的履行。担保物权具有特定的特征,包括以确保债务履行为目的、设定在债务人或第三人的特定财产上、以担保物的价值为内容以及具有从属性和不可分性。文章还提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担保物权的四个主要特征及其法律规定。担保物权旨在确保主债务的履行,赋予债权人对担保财产优先受偿权;只在特定财产上设定;以担保物的价值为内容,属于物权的一种;具有从属性和不可分性。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担保物权的设立、无效情形、转移和消灭等相关法律规定。
关于《保证函》的事实认定问题。文章首先明确了保证函的签署情况,接着阐述了该保证函所担保的借款事项。同时,文章指出了一审判决的程序合法性,并回应了上诉人在二审中提出的关于履约保证金的问题。最后,代理人请求二审法院查明事实,驳回上诉人的上诉。
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的处理方式。当保证和物的担保并存时,债权人可选择担保方式。若无特别约定,两者都有清偿责任。若债权人放弃物的担保,保证人在其放弃范围内减轻或免除责任。债务人自己提供的物保中,保证人处于第二担保地位;而第三人提供的物保中,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