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带责任保证是指在保证合同中,保证人与债务人约定承担债务的连带责任。根据担保法第十六条和民法通则第八十九条第一项之规定,保证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两种方式。连带责任保证适用于保证人与债务人之间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况。
连带责任保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根据连带责任保证的性质和法律规定,可以约定连带责任保证的限额。保证人可以在保证合同中明确约定承担部分保证责任或全部保证责任。这意味着保证人可以限制自己的保证责任金额,使其不超过一定限额。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限额约定不能违反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如果限额约定违反法律规定,例如明显损害债权人利益或违背公序良俗,可能会被法院认定为无效。
总之,连带责任保证可以约定限额,保证人可以在保证合同中明确约定承担部分或全部保证责任。这为保证人提供了一定的保护,但限额约定应遵守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
我国关于担保人责任分担的法律条文,对于承担了保证责任的保证人能否向其他连带共同保证人追偿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连带共同保证中,未约定保证份额的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已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有权向其他连带保证人追偿其应当承担的份额,不受债权人是否向未承担责任
连带共同保证的法律解释,即当有两个以上保证人为同一债务提供保证且未约定保证份额时,各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在主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要求任一保证人承担全部责任。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无法追偿部分应按内部约定比例分担。
民间一般借贷担保人的时效问题。在一般保证中,如果没有约定保证期间,保证期间从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计算六个月。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同样适用此规定。此外,民间借贷案件的管辖法院确定涉及约定管辖和法定管辖的情形。合同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
担保法第十八条关于连带责任保证的定义和规定。连带责任保证是当债务人到期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清偿,也可以要求保证人清偿的担保形式。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加重了保证人的负担,但对债权人更为有利。在审判实践中,需要注意主债务履行期限和主债务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