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到期债权保全有异议怎么处理
时间:2024-05-30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对债务人到期债权进行保全是债权人保护自己权益的重要手段,当债务人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并且债务人有到期债权的时候,债权人就可以申请保全债权,那么对到期债权保全有异议怎么处理?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
关于到期债权的第三人在诉讼保全阶段享有异议权的问题探讨
一、异议权的法律依据
根据《适用民诉法意见》第110条之规定,到期债权的第三人对保全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然而,该司法解释未明确规定到期债权的第三人是否享有提出异议的权利。但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61条和第63条的规定,被执行人无法清偿债务,但对本案以外的第三人享有到期债权的情况下,法院可以根据申请向第三人发出履行到期债务的通知,第三人在收到履行通知后15日内如对履行到期债务有异议,应当提出。法院不得对第三人进行强制执行。根据《执行规定》的规定,到期债权的第三人享有提出异议的权利。
二、异议权的不一致性问题
然而,诉讼保全阶段和执行阶段对于到期债权的第三人享有的权利存在不一致性。在诉讼阶段,第三人仅享有申请复议的权利,而在执行阶段,第三人则享有提出异议的权利。这引发了一个问题,即同为到期债权的第三人在两个程序中享有的权利不同。此外,法院对于这两个程序中到期债权的第三人使用的文书形式也不一致,一个是裁定书,一个是通知书。第三人对于法律效力较高的裁定书仅享有不影响裁定继续执行的复议权,而对于法律效力较低的通知书则享有直接导致该文书效力终止的异议权。从司法文书体系的逻辑性上来看,这是说不通的。
三、赋予异议权的必要性
在诉讼阶段对于到期债权的保全,应当赋予第三人对该保全裁定的异议权,理由如下:
- 根据《适用民诉法意见》第109条的规定,诉讼中的财产保全裁定,其效力一般应维持到生效的法律文书执行时止。然而,在诉讼保全到执行开始的这段时间内,法律并未赋予第三人提出异议的权利。换言之,一旦财产被诉讼保全,到了执行阶段,仅涉及如何执行的问题,第三人将不再享有提出异议的权利。因此,如果在诉讼保全阶段不赋予第三人异议权,就等于剥夺了第三人在诉讼保全到执行完毕期间内享有异议权的权利。这样,第三人的财产实际上就在未经审判的情况下被处置了,侵犯了第三人依法享有的接受审判的宪法权利。
- 诉讼保全阶段虽然不直接转移保全标的物的物权,但由于该保全限制了物的流转,在第三人认为其与债务人之间不存在该到期债权的情况下,法院进行保全就会影响第三人对其合法财产的处置权和使用权。
- 从法律体系内部规定的一致性角度考量,同为到期债权的第三人,在不同的诉讼阶段和执行阶段应该享有相同程度的权利保护。既然执行阶段赋予了第三人提出异议的权利,并且该异议权的效力足以使强制执行终止,那么在诉讼阶段,也应赋予第三人足以对抗保全裁定的异议权。
因此,为了保护到期债权的第三人的权益,法院在诉讼保全阶段应当赋予第三人对保全裁定提出异议的权利。这样可以保证第三人在诉讼过程中享有与执行阶段相一致的权利保护,避免不一致性问题的出现。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债权保全流程的两种形式
债权保全流程的两种形式,即代位权和撤销权。代位权适用于债务人未行使到期债权导致损害债权人情况,债权人可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撤销权适用于债务人放弃债权或低价转让财产损害债权人情况,债权人可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但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需满足一定条件
-
合同保全制度的重要意义
合同保全制度在现代民法中的重要意义。该制度旨在保护债权人权益,防止债务人财产不当减少导致的债权无法实现。合同保全制度包括债权人代位权和撤销权,突破了合同相对性原则,具有外部影响。该制度与合同责任制度和特别担保制度相互配合,共同保障合同债权的实现,体现
-
不安抗辩权中止履行的形式
合同法中不安抗辩权中止履行的形式。根据法律规定,当对方出现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以及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时,当事人可以中止履行债务。在行使不安抗辩权时,应及时通知对方,若对方提供适当担保,则应恢复履行债务。
-
诉前保全车辆15日后如何提车
诉前保全车辆的提车问题。在申请保全后三十日内不起诉的,法院会解除保全措施并通知被保全人提车。交警部门在采取保全措施时必须根据受害人申请,且要考虑事故责任和申请人提供担保的问题。同时,债权人应加强对被保全财产的监控,合理确定申请财产保全范围,确保财产保
-
不安抗辩权的含义
-
不安抗辩权:保护当事人权益的重要法律工具
-
根据合同法规定的不安抗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