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金融债务 > 众筹操作处于灰色地带的法律地位是如何的

众筹操作处于灰色地带的法律地位是如何的

时间:2025-01-08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1595
众筹是近两年我国新出现的一种融资方式,众筹就是将大众的资金募集在一起。众筹一般由发起人、众筹平台和大众联系在一起,众筹是发起人完成自己项目融资的重要方式,那么,众筹操作处于灰色地带法律地带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进行解答。

众筹操作的法律地位存在争议

1、众筹平台的法律属性缺乏明确界定

目前对于众筹平台的功能以及是否需要设立法律上的特殊条件的问题,很少有人提及,对于众筹平台的法律属性的研究也相对缺乏。然而,众筹可以被视为一种融资行为,涉及的融资凭证可以被视为证券。因此,众筹平台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特定的融资场所,类似于缩小版的“证券交易所”。根据国内和国外的证券监管制度,证券业务主体应该受到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管,并且需要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或注册才能开展业务。然而,目前国内的众筹平台并没有具备开展证券业务的资格,监管部门也没有制定相关法规,这种“先天不足”可以说是法律上的缺陷。

2、难以规避“公开发行”限制

众筹业务面临的三大难题与公开发行相关,规避措施并不能完全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对于不特定对象和公开劝诱的问题,有人提出采用会员制,只有网站注册会员才能看到宣传信息,对信息受众进行一定的限制。然而,不特定对象是指发行人面对投资者的不特定,即在项目发布之前,发行人与潜在投资者之间并没有特殊的关系。无论是注册会员还是限制信息浏览人数,都只是对受众进行筛选的条件,并不能构成特定对象。实际上,这与参加投资推广会需要邀请函类似,并不能明确说明对象为特定对象。

3、“非公开发行”存在法律障碍

在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中,非公开发行也被称为私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证券发行方式。由于私募不涉及社会公众利益,因此受到的法律监管和约束较少,因此有人提出将众筹变成私募,以避免过多的法律监管。然而,目前国内并没有对私募进行全面立法。《证券法》只规定了证券的公开发行,对非公开发行没有明确规定;《证券投资基金法》虽然有关于私募的规定,但该法规制的对象是证券投资基金,而不是证券法理论上的“证券”。而且实际上,现有的众筹操作模式具有明显的公开发行特征,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很难找到将众筹操作视为私募的法律依据。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同案犯供述的证据种类及其法律地位

    同案犯供述在刑事诉讼中的证据种类及其法律地位。同案犯供述属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范畴,需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依据。同时,探讨了刑事案件中“另案处理”的适用条件,包括多种情形下的规定和审查监督机制。在实际操作中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解决

  • 婚内索赔问题的法律支持问题

    婚内索赔问题在法律上的支持情况。争议焦点在于我国现行法律体系是否支持婚内索赔。一方认为婚内索赔无实际意义,应驳回诉求;另一方则认为侵权行为应受法律制裁。文章支持侵权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的四个理由包括:婚内侵权与一般侵权无异,夫妻关系下的平等地位,夫妻个

  • 被害人在公诉案件中的诉讼权利及义务

    被害人在公诉案件中的独立诉讼地位及其诉讼权利与义务。被害人享有控告、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等权利,并需履行相应义务。如认为公安、检察机关对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不立案、不起诉,被害人可要求法律监督。被害人既可以向检察院申诉,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 收支性融资风险的规避策略

    规避收支性融资风险的方法。首先,通过优化资本结构,降低总体债务风险,自动调整债务结构以适应资产利润率的变化。其次,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效益和盈利能力,降低收支风险。最后,当企业面临严重经营亏损时,可以与债权人协商实施债务重组,以减少融资风险和债权人

  • 微信聊天记录作为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
  • 刑事诉讼中的诉讼关系
  • 进口合同上型号打错有问题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