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的保护期限为五十年,自使用该版式设计的图书、期刊首次出版之日起计算,截止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未经出版社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出版社的版式创意与设计。因此,私自加印的行为已经侵犯了出版社的著作权。
在认定侵犯著作权罪时,需要注意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行为人主观上是否以营利为目的是判断侵犯著作权罪与否的关键。如果行为人实施侵犯著作权行为是出于破坏他人名誉等其他目的,并非以营利为目的,则不构成侵犯著作权罪。
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具有其他严重情节是区分侵犯著作权罪与一般违法行为的主要标准。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违法所得数额较大”和“有其他严重情节”是选择性要件,只要符合其中之一即可构成侵犯著作权罪,无需同时满足。
同时,在区分罪与非罪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复制、出版或制作行为是否有合法根据是判断侵犯著作权罪与非法行为的重要标准。
正确区分侵犯著作权罪和民事侵权行为需要注意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具有其他严重情节。若侵犯著作权行为未达到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情节并不严重的程度,则属于一般民事侵权行为,不能作为犯罪处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这里的“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是指个人违法所得数额在2万元以上,单位违法所得数额在10万元以上;“有其他严重情节”包括以下情况:(1) 因侵犯著作权曾经两次以上被追究行政责任或民事责任,又再次侵犯著作权;(2) 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10万元以上,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50万元以上;(3) 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或具有其他严重情节。
以上是区分侵犯著作权行为属刑事犯罪与民事侵权性质的具体标准,需要注意掌握。
违禁物品在著作权法下的保护情况。根据著作权法规定,违禁物品也可以享有著作权保护,但一些作品如时事新闻、法律、法规等不享有著作权保护。著作权保护的主体包括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其中公民、法人、非法人单位、外国人和国家都可以是著作权人。特殊情况下的作品著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侵犯著作权罪的处罚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文字作品、音乐、美术、视听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被处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四)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
当事人提出的这个问题,实际想问的应该是对于侵犯商业秘密罪,应当由谁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但由于刑法对于侵犯商业秘密犯罪规定了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和三至七年有期徒刑两个量刑档次,因此,如果侵犯商业秘密犯罪可能判处三至七年有期徒刑时即不符合刑事自诉的条件,只能是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