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归属 > 电脑软件版权怎么登记

电脑软件版权怎么登记

时间:2024-12-25 浏览:3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2457

电脑软件版权登记的法律程序

一、填写申请表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是唯一被国家版权局认定的软件著作权登记机构。在除北京地区外的其他地方,软件著作权登记都需要在中国版权保护中心进行。首先,需要注册一个用户名,用于填写、修改和打印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表。用户名和密码需要妥善保存,以备将来修改信息时使用。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表需要填写的内容包括:

  • A. 软件全称、简称、版本号、开发完成日期、软件开发情况(独立开发、合作开发、委托开发、下达任务开发);
  • B. 原始取得权利情况、继受取得权利情况;
  • C. 权利范围、软件用途;
  • D. 技术特点(软件名称、用途、技术特点、开发的软硬件环境、编程语言及版本号、程序量、零售价格);
  • E. 软件著作权拥有状态、申请者详细情况、软件鉴别材料交存方式、申请者签章。

二、准备材料

准备以下材料:

  1. 软件源程序代码:将软件源程序代码打印在A4纸上,单面打印,前后各连续30页,共60页(不足60页全部提交)。第60页为模块结束页,每页不少于50行(结果页除外),在每页的左侧留出装订线,右上角打印或标注页号1—60。
  2. 软件文档:选择软件用户手册、操作手册、设计说明书、使用说明书等任意一种,前后各连续30页,共60页(不足60页全部提交)。第60页为文档结束页,每页不少于30行(结果页除外),在每页的左侧留出装订线,右上角打印或标注页号1—60。如果希望提交多个文档,需要增加文档费。文档应包含图文并茂,涵盖软件的各个功能。
  3. 身份证明:
    • A. 如果著作权人是个人,需要提交身份证复印件一份。如果有工作单位,可以提供非职务软件开发证明,或个人出具非职务软件开发保证书(可在官网上下载)。
    • B. 如果著作权人是企业法人或事业法人,需要提交有效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副本复印件,并加盖单位公章。社团法人单位需要提交民政部门出具的有效的社团法人证书复印件。其他组织需要提交工商管理机关或民政部门出具的证明文件复印件。
  4. 委托办理文件:
    • A. 如果申请人委托代理人代为办理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需要提交授权委托书。
    • B. 需提交受委托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5. 其他证明文件:如果申请者存在以下情况,需要提交相应的文件:
    • 合作开发:提交合作开发合同书或合作开发协议书1份A4纸。
    • 委托开发:提交委托开发协议书1份A4纸。
    • 下达任务开发:提交任务书1份A4纸。

三、递交文件

将以上材料提交到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经审查无误后,受理员将在软件著作权申请书上盖章,然后需要缴纳费用并拿到受理通知单。

四、领取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根据规定,在取得受理通知单后的30个工作日内,可以到中国版权保护中心领取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小说版权登记流程及时限

    小说版权登记的流程及时限,包括登记程序和办理时间。文章还明确了版权登记与注册的区别,介绍了我国修改的《著作权法》中关于著作权的具体权利形式,包括信息网络传播权。同时,文章还提到了数字化形式作品的著作权保护以及侵权行为与法律责任。

  • 著作权中的人身权是否可以转让

    我国《著作权法》中关于人身权的规定,明确指出人身权是不可转让的。人身权与特定个人密切相关,具有专属性和绝对性,不能用金钱衡量。尽管人身权与财产权有联系,但仅仅是财产关系产生的基础,而不是转让的对象。只有著作权的财产权可以进行转移。

  • 第一章 总则

    保护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人权益的重要性,定义了计算机软件的范畴和相关术语,并明确了软件著作权的保护范围和相关登记规定。软件著作权人享有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复制权等权利。此外,条例还规定了软件著作权的保护不包括开发软件所用的思想、处理过程等。

  • 法律上如何判定剽窃行为

    法律上判定剽窃行为的两个标准。首先,需判断被剽窃作品是否受著作权法保护,作品需具备独创性和表现形式。其次,需判断剽窃行为是否超出“适当引用”的范围,超出则认定为侵权。适当引用的具体标准包括引用字数和被引用作品的比例限制。

  • 同人小说是否构成著作权侵权问题的考量
  • 什么情况不会侵犯著作权
  • 歌曲版权能否实现继承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