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财产权,又被称为经济权利,是指著作权人自行使用或授权他人以特定方式使用作品以获得物质利益的权利。
复制权是指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版等方式将作品制成一份或多份的权利,是著作财产权中最基本的权能。复制行为是对原作品的再现。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10条第1款第(五)项的规定,复制可以解释为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成一份或多份的行为。
表演权,也称为公演权或上演权,是指著作权人公开表演自己创作的作品或授权他人表演其创作的作品的权利。表演权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者有权自行表演或授权他人表演其作品;二是作者可以禁止他人未经许可而表演其作品,未经许可的表演即为侵权行为。我国《著作权法》明确将“表演权”解释为公开表演作品以及通过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其中表演形式包括口头表演以及借助放映机、录像机、录音机等机械设备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
广播权是指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转播方式向公众传播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其他传送符号、声音或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作品的权利。
展览权,也称为“公开展出权”,是指公开陈列展出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复制件的权利。展览权的内容主要指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许可或禁止他人公开陈列、展览或在公共场所放置其享有著作权的作品。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展览权的对象仅限于美术作品和摄影作品。
发行权被解释为“以出售或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复制件的权利”。发行权是著作权人所享有的重要传播权。若只有复制而没有发行,作者的权益将难以实现,复制也将失去意义。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著作权法都规定了发行权。
改编权是指在原作品的基础上,通过改变作品的表现形式,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
翻译权是指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
汇编权是指对作品或作品的片段进行选择或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
摄制权是指以摄制电影或类似摄制电影的方式将作品固定在特定载体上的权利。摄制电影、电视、录像是作品传播的重要方式,也是著作权人实现作品社会价值的重要手段。摄制权的内容包括著作权人有权自行摄制或授权他人将其作品摄制成电影、电视或录像作品,未经许可将作品摄制成电影、电视或录像作品即构成侵权。对于电影、电视、录像作品,作者只享有署名权,其他权利由制片者享有。
我国《著作权法》将出租权解释为“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类似摄制电影的方式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物除外。”
放映权是指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类似摄制电影的方式创作的作品等权利。
信息网络传播权是指以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取作品的权利。
随着社会的发展,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作品利用方式。因此,《著作权法》规定了著作权人应享有与这些新的作品利用方式相关的其他权利。
为了保护自身权益,我们应该了解自己的权利,其中著作财产权是不可或缺的。当遇到相关问题时,我们绝不能退缩,而应努力捍卫自身权益。
我国著作权法对照片的保护范围,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如署名权、修改权、展览权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著作权人拥有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多项权利,其中展览权和放映权等也适用于照片等视觉艺术作品。
继承法规定的遗产范围,包括公民的收入、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林木牲畜和家禽、文物图书资料、生产资料、著作权和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财产等。遗产必须是合法所得,非法所得不能继承。继承人需缴纳被继承人欠缴的税款并清偿债务,但超出遗产实际价值的部分
著作权转让的法律意义。著作权转让是著作权人将全部或部分财产权移交给他人的法律行为,包括买卖、互易、赠与或遗赠等方式。转让后,转让人丧失权利,受让人成为新的著作权人,转让需书面合同或其他法律形式完成,并可能需履行登记手续。此外,转让必须是权能完整的财产
图片著作权的界定及相关权利,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以及财产权等。同时,也介绍了图片侵权的界定,如未经许可发表、署名、篡改、使用等行为可认定为侵权。我国著作权法确认了这些权利,但未规定追续权,而这对于图片著作权人而言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