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保护 > 侵犯著作权行为的类型有哪些

侵犯著作权行为的类型有哪些

时间:2024-04-16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2643
对于自己的作品,著作权人是享有相应的著作权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他人不得使用自己的作品,否则就可能构成侵犯著作权,严重的还可能构成刑事犯罪。那么,侵犯著作权行为的类型有哪些?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侵犯著作权行为的分类

侵犯著作权行为是指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或合法权利人许可,对作品进行未经授权的使用或其他侵犯行为。侵犯著作权行为的类型包括:

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发表著作权人的作品。

2、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冒充单独创作

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

3、未参与创作,冒名署名

未参与创作的个人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冒名署名。

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

对他人作品进行歪曲、篡改的行为。

5、剽窃他人作品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使用他人作品。

6、未经许可使用作品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除非另有规定。

7、未支付报酬的使用

未经支付报酬而使用他人作品。

8、未经许可出租作品

未经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出租其作品或者录音录像制品,除非另有规定。

9、未经许可使用版式设计

未经出版者许可,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

10、未经许可录制表演

未经表演者许可,从现场直播或者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或者录制其表演。

侵犯著作权的处理措施

对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应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1、民事责任

侵权人应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2、行政责任

如果侵权行为同时损害公共利益,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可处以罚款。

3、没收相关物品

对于情节严重的侵权行为,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

4、刑事责任

如果侵权行为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赔偿责任

侵犯著作权或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

6、按违法所得赔偿

如果实际损失难以计算,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

7、合理开支赔偿

赔偿数额还应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8、法院判决赔偿

如果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侵权人的违法所得无法确定,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可以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经典电视剧片段的模仿表演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经典电视剧片段的模仿表演是否构成侵权行为。模仿行为不构成侵权,而侵权指的是侵犯他人名誉、版权等权益的行为。对于涉及版权的问题,根据《著作权法》规定,模仿表演若没有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将可能构成侵权行为。表演者的权益受到法律保护,包括身份保护

  • 如何申请著录项目变更费用退款

    如何申请著录项目变更费用的退款流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权实施细则》相关规定,申请人在申请著录项目变更时需缴纳相应费用。如决定取消变更,需及时向专利管理部门提交申请并说明原因,申请费用可退还。涉及的费用种类和缴纳标准由相关部门制定。

  • 著作权登记审批期限

    著作权登记审批的流程和期限。申请人需提交身份证明、作品权利归属证明等材料,登记机关核查期限为一个月。同时,文章还列举了未经许可的复制、发行、表演等行为,未经许可的录音录像制品的复制、发行和传播,未经许可的广播、电视播放或复制等行为,故意避开或破坏技术

  • 探讨专利侵权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三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人民法院为确定赔偿数额,在权利人已经尽力举证,而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主要由侵权人掌握的情况下,可以责令侵权人提供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侵权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虚假的账簿、资料的,人民法院可以参考权利人的主张和提供的证据判定赔偿数额。

  • 侵权行为的赔偿金可否税前抵扣
  • 如何认定著作权侵权行为
  • 网络民事侵权的含义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