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版权行为的处罚根据侵权的具体类型而定,可能承担民事责任、行政处罚,以及追究刑事责任。
软件著作权是一种民事权利,侵犯软件著作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侵权行为包括:
(1) 将他人软件作为自己的软件发表或者登记;
(2) 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发表或者登记其软件;
(3) 在他人软件上署名或者更改他人软件的署名;
(4) 未经合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开发的软件作为自己单独完成的软件发表或者登记;
(5) 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修改、翻译其软件;
(6) 其他侵犯软件著作权的行为。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包括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赔偿损失是主要的方式,赔偿数额应当包括实际损失和合理开支,并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赔偿金额。
为保障软件著作权人有效地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责任,可以采取以下保全措施:
(1) 证据保全: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软件著作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
(2) 行为和财产保全:软件著作权人可以在提起诉讼前,向法院申请责令停止侵权行为和保全相关财产。
对于侵害公共利益的侵权行为,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给予行政处罚。
侵权行为包括:
(1) 向公众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传播著作权人的软件;
(2) 复制或者部分复制著作权人的软件;
(3) 故意删除或者改变软件权利管理电子信息;
(4) 故意避开或者破坏著作权人为保护其软件著作权而采取的技术措施;
(5) 转让或许可他人行使著作权人的软件著作权。
行政处罚的方式包括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非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罚款,没收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
根据刑法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营利为目的,复制发行计算机软件,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当软件著作权合同发生纠纷时,如果在合同中规定了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了书面仲裁协议,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决定是终局的,不得再向法院起诉。如果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事后也没有书面仲裁协议,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以营利为目的、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侵犯著作权行为,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对于以营利为目的、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侵犯著作权行为,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作者的财产权的保护期及相关法律保护问题。公民的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终身及其死亡后的五十年;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作品保护期为作品首次发表后的五十年;电影作品等保护期为作品首次发表之后的五十年,但未发表的作品不再享有保护期。中国政府对私有财产
单位犯罪的具体特征和认定,包括单位犯罪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的认定及其责任情形。对于单位犯罪,除了对单位判处罚金外,还应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指在单位犯罪中起主要决策作用的人员,包括决策者及负有不可推卸责
逃税罪的处罚标准和刑事立案标准。逃税罪指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若达到刑事立案标准,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具体标准包括逃税数额、所占应纳税额比例等条件。根据不同情况,纳税人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包括有期徒
借款人采取欺诈手段骗取贷款的法律责任。对于构成犯罪的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未构成犯罪的情况,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有权进行行政处罚。商业银行在经营中需遵守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原则,并依法独立自主经营,保护存款人利益,遵循自愿、平等、诚实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