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保护 > 网络版权侵权行为都有哪些特征

网络版权侵权行为都有哪些特征

时间:2024-04-26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2756

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地域范围广泛

在网络时代,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每个国家、地区、城市都被网络所包围。网络著作权的侵权行为一旦出现,很容易被复制和传播,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网络著作权的保护具有地域性,超越国界的权利无法得到有效保护,甚至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对权利人的保护也会产生差异。互联网的无国界性使得确定纠纷管辖法院和选择适用法律等问题变得不确定。例如,网络作品无法确定其原始发表国家,也无法确定在哪个国家地域内有效。电子商务业务的开拓和利用版权的地域性进行的“平行进口”等行为,都拓宽了侵权地域,削弱了著作权的专有性。这些不确定因素阻碍了对网络著作权的保护,使得侵权行为迅速蔓延全球。

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的严重损害后果

由于网络传播的迅捷性,网络著作权一旦被侵权,很快就会被重复侵权,给权利人造成严重的损害后果。相比传统著作权的侵权行为,网络著作权的侵权行为波及面更广,损害更加巨大。近年来的网络著作权纠纷中,出现了被告通过计算机网络定时播放他人作品而引发的新类型侵权纠纷。这种行为是一种一点对多点的传播行为,网络用户只能在特定时间收看影视作品,不能自由选择观看时间,也不能通过其他方式影响播放进程。一旦出现侵权行为,后果不堪设想。

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的隐蔽性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链接技术的进步,网络著作权的侵权行为具有极强的隐蔽性。相比传统著作权的侵权行为,网络著作权的侵权方式往往表现为非物质形式。链接可以分为外链和内链,外链直接链接到其他网站的首页,而内链绕过网站主页链接到分页。内链的特点是链接标志中储存的是被链接网站中的某一页而不是该网站的首页,这会导致使用者对网页作者的所有权产生误判,破坏了网站内容的完整性,削弱了宣传力度和影响面。网络链接的这种侵权方式更加隐蔽,不易被人察觉。

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客体拓宽

网络作品以数字形式存在并在网络计算机之间流动,有两种形式:数字化作品和数字式作品。数字化作品是通过电子化数字化方式转化为计算机能识别的数字编码,再以文字、图像、声音等形式表现出来。数字式作品则是直接以数字的形式存在于计算机并在网络上传输,之前没有在传统载体上存在过。只要网络作品能反映一定的思想或情感,并具有独创性、可复制性和一定的客观表现形式,就应享有版权保护。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作者的财产权的保护期及相关法律保护

    作者的财产权的保护期及相关法律保护问题。公民的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终身及其死亡后的五十年;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作品保护期为作品首次发表后的五十年;电影作品等保护期为作品首次发表之后的五十年,但未发表的作品不再享有保护期。中国政府对私有财产

  • 软件著作权侵权与共同侵权

    软件著作权侵权与共同侵权的关系。软件著作权侵权包括明知和应知两种情况,共同侵权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的复合性、意思关联或行为关联以及加害行为与结果的不可分割性。软件著作权侵权人和网络服务提供者可能承担连带责任,但可根据具体情况承担相应责任。为了减轻侵权人

  • 网络侵权的类型

    网络侵权的类型,主要包括侵害人格权、侵害财产利益和侵害知识产权三个方面。网络用户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如盗用姓名、肖像、发表攻击性文章、非法侵入电脑等,都属于侵害人格权。同时,通过网络侵犯财产利益,如窃取网络虚拟财产等也常见。此外,侵犯他人著作权

  • 微信发网络图片侵权吗

    微信发网络图片是否侵权的问题,并详细阐述了网络图片侵权的不同形式。包括网页网站侵权、网络上载和下载侵权、网络转载侵权以及P2P下载侵权等。文章指出,未经权利人许可擅自使用或传播他人作品构成侵权,并侵犯了权利人的著作权和数字化权等。同时,文章还提到了网

  • 网络侵权管辖法院的确定
  • 如何确定网络小说侵权行为
  •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的定义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