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纠纷 > 著作权侵权的诉讼时效

著作权侵权的诉讼时效

时间:2024-02-09 浏览:3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3048

著作权侵权的诉讼时效及其适用范围

诉讼时效制度的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著作权侵权的诉讼时效为两年。这两年的计算起点是著作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如果权利人超过两年起诉,但在起诉时侵权行为仍在持续且在著作权保护期内,法院应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并根据权利人起诉之日向前推算两年计算侵权损害赔偿数额。

诉讼时效制度的核心

诉讼时效制度的核心是,权利人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民事权利被侵犯之日起的三年内向法院提起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请求。换言之,权利人应主动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超过三年诉讼时效期间,权利人提起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请求,法院将不予保护。

著作权侵权诉讼时效的特殊规定

然而,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规定,侵犯著作权的诉讼时效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规定的诉讼时效制度。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权利人在起诉侵权行为仍在持续且在著作权保护期内的情况下,即使超过两年诉讼时效期间,仍可向法院请求著作权保护。法院在这种情况下仍可支持权利人的请求,并判决侵权行为停止,同时计算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两年的侵权损害赔偿。

解释的影响

最高人民法院的这一解释将侵犯著作权的诉讼时效范围限定在著作权的保护期内,从法律角度延长了诉讼时效。然而,这一抛弃诉讼时效的规定可能导致权利人维权意识的消极化和权利人权利的滥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剽窃图片是否构成侵犯著作权

    剽窃图片是否构成侵犯著作权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未经许可剽窃他人图片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侵权者需承担民事责任。文章还列举了构成侵权的其他行为,并强调了认定抄袭时需要注意与利用思想、客观事实、合理使用和巧合的区别。

  • 集体管理:信托关系而非代理

    集体管理在著作权领域的作用,指出其并非简单的代理关系,而是信托关系,旨在最大化权利人的利益。文章强调了著作权人需要有版权意识,同时介绍了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作用和法律依据。修改草案旨在解决海量作品授权和权利人无法行使著作权的问题,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可

  • 不属于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法律的民事责任

    我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条例中关于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的民事责任。对于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的侵权行为,如果未构成犯罪,则应视情况承担民事责任,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等。同时,软件开发者因表达方式有限而开发的与已存在的软件相似的软件,不

  • 侵犯著作权罪既遂的刑事判决如何确定?

    侵犯著作权构成犯罪既遂的,人民法院会依据犯罪的情节量刑,例如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确定著作权被侵权之后,在起诉侵权时因为要求损害赔偿数额。侵犯著作权的诉讼时效为3年,从著作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

  • 著作权被侵犯怎么维权
  • 知识侵权追诉期及追诉条件是什么
  • 著作权侵权的诉讼时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