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环球音乐发函点名警告网易云音乐、天天动听、酷我音乐、虾米音乐4家音乐网站,称由于欧美艺人泰勒·史薇芙特的歌曲原始版权方统一要求,全球所有数字音乐合作伙伴均需下线相关平台艺人歌曲的全部免费音乐服务(包括有广告收入支持的免费音乐服务),仅可保留付费的订阅服务。
此前,因为网易云音乐平台向公众传播的《时间都去哪了》等623首网络音乐涉嫌侵权,花重金购得这些音乐版权的腾讯公司向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了网络著作权诉前禁令。武汉中院裁定,要求网易云音乐平台及其运营各方立即停止该传播行为。
今年的“剑网2014”专项行动将未经许可传播网络音乐的侵权行为作为重点打击对象之一,并进一步加强了对互联网企业合法传播影视、音乐作品的引导和管理。
……
人们不禁要问,当下,在线音乐版权保护究竟遭遇了哪些瓶颈?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超授权使用有风险
针对环球音乐的维权行为,记者从发出警告信的正东娱乐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了解到,此次警告的对象均为环球音乐的数字音乐合作伙伴。既然是合作伙伴,说明相关平台和版权方有相关协议,为何还遭遇侵权指责?正东娱乐法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因涉及商业秘密,暂时不便透露细节。一位法律界人士对此事分析认为,版权使用方式也是版权合作协议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超出授权范围使用,也可能构成侵权盗版。记者也注意到,在警告发出后,网易云音乐等4家网站的相关歌曲免费缓存、免费试听及免费下载的音乐服务已经停止。
记者了解到,针对腾讯与网易的诉讼,网易已经对禁播令申请了复议,武汉中院日前已就此举行了听证。
商业模式成软肋
两起案件将我国几个知名网络音乐平台推到了风口浪尖。业内人士认为,我国版权整体环境已经好转,尤其是网络视频版权领域。而网络音乐版权问题已经到了全面正版化的关键节点,只是在线音乐的商业赢利模式仍是软肋。
据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副总干事刘平介绍,目前我国的大型门户网站中,百度与腾讯都已分别就网络音乐作品的授权使用与音著协达成了战略合作,从而实现了其网站在线音乐词曲的正版化。但是我国其他大的网络音乐平台授权情况仍然参差不齐,要实现根本性好转还需假以时日。
国际唱片业协会中国区首席代表郭彪告诉记者,中国音乐的版权环境经过多年的动荡后,在多方努力下目前已经渐渐趋于稳定。虽然仍有未经授权播放的情况出现,但协会已经与各大网站建立起了沟通机制或签署了反盗版协议,借此让网站迅速对侵权的作品进行移除。但是,除了大型网站,还有一些网站利用避风港原则做文章,逃避应负的版权审核义务。一些“三无”网站仍在与反盗版部门打游击战,例如使用国外的托管服务器、通过工具软件变更自己的IP地址等。
付费模式遭诟病
网络音乐的版权付费模式也一直受到权利人诟病。郭彪说,目前大部分网站仍然采取一揽子授权模式。它们购买版权后没有清晰的业绩报表,没有相应的业务反馈,没有近期或长远的发展计划,这在根本上不利于产业的发展。在赢利模式方面,目前中国网站主要依靠广告来赢利,而广告模式根本不足以使产业增长。刘平对此也有同感:“词曲作者有权利让购买音乐的人直接为音乐付费,为什么一定要靠‘搭便车’式的借助广告费分成来获得收益呢?这是人为把词曲作者的获酬渠道狭窄化了。”
“通过多年的努力,在授权模式方面,唱片公司已经与网站之间建立了沟通机制,能及时商讨版权使用方面的问题。我认为接下来一定要建立起(针对用户的)付费模式,只有音乐门户网站全部携手踏入付费的行列,才真正意味着音乐产业开始了良性循环。”郭彪说。
剽窃图片是否构成侵犯著作权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未经许可剽窃他人图片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侵权者需承担民事责任。文章还列举了构成侵权的其他行为,并强调了认定抄袭时需要注意与利用思想、客观事实、合理使用和巧合的区别。
集体管理在著作权领域的作用,指出其并非简单的代理关系,而是信托关系,旨在最大化权利人的利益。文章强调了著作权人需要有版权意识,同时介绍了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作用和法律依据。修改草案旨在解决海量作品授权和权利人无法行使著作权的问题,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可
我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条例中关于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的民事责任。对于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的侵权行为,如果未构成犯罪,则应视情况承担民事责任,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等。同时,软件开发者因表达方式有限而开发的与已存在的软件相似的软件,不
著作权侵权的诉讼时效及其适用范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著作权侵权的诉讼时效为两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算。超过两年起诉但侵权行为仍在持续且处于著作权保护期内,法院应判决停止侵权并计算损害赔偿。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对诉讼时效作出了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