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纠纷 > 公司使用网上图片商业化是否构成著作权侵权行为?

公司使用网上图片商业化是否构成著作权侵权行为?

时间:2024-04-07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3226

裁判要旨

在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审理中,如果权利人仅提供了侵权初步证据而被告完全否认实施侵权行为,法院应审查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可能性。如果证据没有达到很高的确定性标准,法院不应直接认定被告构成侵权。

案情

原告华盖创意(北京)图像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盖公司)向法院提供了一份产品宣传册,署名为被告上海硕特无纺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硕特公司)和被告上海益康无纺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益康公司)。华盖公司声称该宣传册是其在2009年5月19日至20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轮胎资源循环利用展上获得的。该宣传册封面标注有硕特公司和益康公司的名称和网址。宣传册内还包括硕特公司简介、金山区企业五十强、文明单位、上海市名牌产品、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员单位的铭牌、证书等图片,以及两被告名称的认证证书图片。宣传册封底标注有两被告的联系信息。

2012年2月29日,华盖公司向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起诉,称两被告未经授权,在其宣传册中使用了华盖公司享有著作权的两张图片用于商业活动。华盖公司请求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2万元的侵权赔偿金,以及5000元的律师费、125元的公证费和40元的查档费。

被告硕特公司和益康公司辩称,他们没有印制或使用涉案宣传册。

裁判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涉案宣传册是真实存在的,问题的关键在于认定宣传册的印制者和散发者。根据宣传册中的内容,印制和散发宣传册的可能性只有三种:原告、被告或其他第三方。考虑到宣传册中包含了硕特公司和益康公司的相关信息,以及与两被告有关的铭牌、证书和车间生产场景等图片,如果这些图片是被告所有的,那么其他人是很难获取到这些图片的,被告有义务对此进行解释。然而,在本案中,被告拒绝做出任何解释。因此,法院有理由推定被告印制和使用了涉案宣传册。2012年6月15日,法院判决被告立即停止侵权,并共同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和合理费用共计6000元。

一审宣判后,被告未上诉,一审判决生效。

评析

本案的关键在于,原告仅提供了涉案宣传册作为证据,证明被告实施了侵权行为。然而,被告完全否认印制过该宣传册,并否认参加过原告所称的展览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认定被告是否实施了原告所指控的侵权行为。

1. 证明标准问题

原告提供的证据只是彩印的宣传册,但宣传册可能是由原告印制或由其他人印制的。被告完全否认印制过涉案宣传册,并且没有参加过原告所称的展览会。因此,原告的证据并不具有很强的证明力。在民事诉讼中,证明标准起着关键作用。本案中,如果采用较高的证明标准,即使原告已经提供了宣传册而被告没有提供反证,原告的证据仍然具有相对优势。然而,本案中的宣传册内容与被告企业情况相吻合,部分信息也可以在被告网站上获取,因此很难排除原告或其他人印制宣传册的可能性。因此,本案采用了较高的证明标准。

2. 证明责任问题

证明责任问题与证明标准问题密切相关。原告提出了积极事实,应承担举证责任,并提供了宣传册作为侵权初步证据。被告提出了消极事实,认为他们没有参加过展览,也没有印制过宣传册。由于被告无法提供反证,仅凭原告提供的宣传册无法排除原告或其他人印制宣传册的可能性。法院通过仔细查看宣传册的内容,发现其中的图片与被告有明显的关联。在这种情况下,举证责任发生了转移,被告应对这些图片作出解释或提供反证。如果被告能够证明这些图片与他们无关,那么很难排除原告或其他人印制宣传册的可能性。相反,如果被告无法证明这些图片与他们无关,那么可以推定被告印制了涉案宣传册。在本案中,被告拒绝对这些图片作出解释,因此法院推定被告印制和使用了涉案宣传册。

综上所述,法院采用了较高的证明标准,并将举证责任适时转移给被告。在被告拒绝提供证据的情况下,原告的证据具有相当大的优势,法院可以确认原告的主张是真实的,并据此判决原告胜诉。

相关法律知识:

著作权分为著作人格权和著作财产权。著作人格权包括公开发表权、姓名表示权和禁止他人扭曲、变更方式利用著作损害著作人名誉的权利。著作财产权是一种无形的财产权,是基于人类智识所产生的权利,属于知识产权的一种。著作财产权包括重制权、公开口述权、公开播送权、公开上映权、公开演出权、公开传输权、公开展示权、改作权、散布权、出租权等。著作权保护的是思想的表达形式,而不是思想本身。在保护私人财产权益的同时,也要考虑文明积累和知识传播的需求。算法、数学方法、技术或机器的设计不属于著作权保护的范畴。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剽窃图片是否构成侵犯著作权

    剽窃图片是否构成侵犯著作权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未经许可剽窃他人图片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侵权者需承担民事责任。文章还列举了构成侵权的其他行为,并强调了认定抄袭时需要注意与利用思想、客观事实、合理使用和巧合的区别。

  • 集体管理:信托关系而非代理

    集体管理在著作权领域的作用,指出其并非简单的代理关系,而是信托关系,旨在最大化权利人的利益。文章强调了著作权人需要有版权意识,同时介绍了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作用和法律依据。修改草案旨在解决海量作品授权和权利人无法行使著作权的问题,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可

  • 不属于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法律的民事责任

    我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条例中关于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的民事责任。对于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的侵权行为,如果未构成犯罪,则应视情况承担民事责任,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等。同时,软件开发者因表达方式有限而开发的与已存在的软件相似的软件,不

  • 著作权侵权的诉讼时效及其适用范围

    著作权侵权的诉讼时效及其适用范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著作权侵权的诉讼时效为两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算。超过两年起诉但侵权行为仍在持续且处于著作权保护期内,法院应判决停止侵权并计算损害赔偿。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对诉讼时效作出了特殊

  • 照搬网络上的图片作画会侵权吗
  • 版权纠纷责任怎么去认定
  • 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地的认定不易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