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不当得利 > 不当得利的证据有哪些

不当得利的证据有哪些

时间:2024-08-19 浏览:5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3572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利益取得人取得的利益是无法律依据的,并且对他人利益造成损失的,就属于不当得利。利益取得人要对不当利息进行返还。如果不进行返还的受损人可以起诉利益取得人,那么不当得利的证据是如何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

不当得利的证据种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证据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 当事人的陈述

当事人通过口头或书面陈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主张。

2. 书证

指书面文件或其他可以证明事实的文件,如合同、账目、公文等。

3. 物证

指可以直接证明案件事实的物品,如物品的存在、数量、质量等。

4. 视听资料

指通过视觉和听觉方式记录的资料,如照片、录像、录音等。

5. 电子数据

指通过电子方式存储的数据,如电子邮件、短信、社交媒体记录等。

6. 证人证言

指证人通过口头陈述的证言,可以提供对案件事实的证明。

7. 鉴定意见

指由专门的鉴定机构或专家提供的鉴定结论,可以对案件事实进行科学的鉴定。

8. 勘验笔录

指对案件现场或相关物品进行勘验,记录勘验过程和结果的笔录。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后,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不当得利的证据及法律后果

根据我国法律,不当得利的规定主要包括《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一百三十一条。

1. 不当得利的证据

在主张不当得利时,失利一方应当举证证明失利的事实,并对为何会失利进行必要的举证。而得利一方则应当举证证明其得利的合法依据,或者证明该利益并非不当得利,而是涉及其他法律关系。

以汇错款或借款转账后对方不肯出借条为例,汇款人可以向对方主张返还不当得利。汇款人应当收集汇款凭证、报警记录、聊天记录、录音、录像资料和知情人的证人证言等证据材料。

在转账后对方不肯发货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合同约定要求对方履约,或者向对方主张不当得利。汇款人同样应注意搜集前述证据材料,以便通过诉讼方式维权。

2. 不当得利的法律后果

在不当得利的情况下,不当得利人为债务人,负有返还不当得利和赔偿损害的义务。而遭受损失的人为债权人,享有返还不当得利和损害赔偿的请求权。

不当得利的客体是返还所受利益的给付。根据利益的不同形态,给付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债权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所得的不当利益。当利益不存在时,债权人有权要求返还价金。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投资不成是否构成不当得利

    投资不成不构成不当得利的法律定义和构成要件,阐述了不当得利的基本类型包括给付不当得利和非给付不当得利。同时,根据最新资讯,引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法律规定,说明了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返还不当利益。

  • 企业贷款股东的责任

    企业贷款中股东的责任。企业贷款时,财产需承担债务责任,股东若提供连带责任担保则要对债务负责。公司应以其全部财产承担债务,股东责任限于认缴的出资额或股份。同时,企业贷款需符合国家政策、行业政策及银行规定,包括良好的信誉记录、合规的注册和资质等条件。

  • 公信效力是善意取得的必要条件

    公信效力在善意取得中的必要性。文章阐述了善意取得中的几个要素:一是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的情况;二是受让人取得财产时出于善意;三是有偿转让交易行为;四是完成了法定的公示方法。文章强调在完成公示的前提下,善意取得才能成立,并且针对不同财产类型(动产和不

  • 拾得遗失物拒不归还的处罚

    拾得遗失物的归还义务和拒不归还的处罚,以及不当得利的定义和返还义务。拾得遗失物的人应当归还失主,如果拒不归还则可能构成侵占罪。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获得利益,受益人有返还义务,返还范围视其是否善意或恶意而定。

  • 善意取得与原始取得的区别
  • 借款合同
  • 不当得利的证据有哪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