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企业债务 > 拖欠贷款后来还不上了有什么后果

拖欠贷款后来还不上了有什么后果

时间:2024-05-17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4247
企业拖欠贷款越来越多,一旦发展陷入问题就容易带来巨大的影响,比如货款还不上。要是拖欠贷款还不上,涉事企业双方都有可能会存在巨大的问题跟后果。那么,拖欠贷款后来还不上了有什么后果?看看手心律师网小编收集的资料。

拖欠贷款后来还不上了后果有什么

1、协商宽展还款期间或分期归还

对于确实没有偿还能力的借款人,应与贷款机构进行协商,以延长还款期限或分期归还贷款。

2、法院强制执行

如果贷款机构将借款人起诉至法院并胜诉,但借款人仍未履行法院判决,贷款机构可以申请法院进行强制执行。

3、查询财产

在受理强制执行时,法院会依法查询借款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等财产情况。

4、负面信用记录和限制

如果借款人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并拒绝履行法院判决,将在个人信用报告中记录逾期还款等负面信息,并受到限制高消费和出入境的影响,甚至可能被司法拘留。

欠多家小额贷款不还了会判刑吗

如果在借贷过程中使用虚假材料骗取贷款的行为,涉嫌诈骗犯罪。但仅仅因为无法偿还民间借贷的小额贷款,属于民事纠纷,不涉及刑事犯罪。借款人可以通过法院起诉并要求判决还款。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当然,如果法律另有规定,将依照规定处理。

小额贷款欠款不还会有什么后果

信用贷款

小额贷款可以通过信用贷款方式获得。如果借款人通过信用贷款方式获得小额贷款,贷款机构无法通过变卖抵押物来减少自身的损失。然而,贷款机构会不断催缴,对借款人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不小的影响。

抵押贷款

小额贷款可以通过抵押贷款方式获得。如果借款人通过抵押贷款方式获得小额贷款,在无法按时收到借款人还款时,贷款机构会变卖抵押物以减少自身的经济损失。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借款人属于以上哪种情况,只要无法按时还款,都会对个人信用造成损害。最好的方法是通过向亲友借钱的方式,及时偿还当月的款项。

有些借款人可能认为小额贷款金额较小,如果忘记还款日期并未能及时还款,影响不大。然而,银行与借款人签订了借贷协议,约定了还款金额和时间,未能按约履行即属违约。如果银行通过电话催缴后,借款人补上还款,只会对借款人的信用造成一定影响。经济上,借款人需要支付未按时还款的违约金。但如果银行在电话催缴无果后,可能会通过法律途径拍卖借款人的抵押物。如果借款人选择的是无抵押贷款,可能会被银行起诉。

申请贷款就要按时还款,如果因个人资金周转不过来,可以申请展期。如果拖欠不还,后果将更加严重,建议与贷款机构进行沟通,避免产生不良后果。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P2P清偿的顺序及债权债务清偿途径

    P2P清偿的顺序以及债权债务清偿途径。P2P清偿顺序依据企业破产法,包括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对于有担保债权优先受偿等规定。债务清偿途径包括正常途径和特殊途径,其中特殊途径包括协商、调解和仲裁等解决方法。

  • 企业贷款股东的责任

    企业贷款中股东的责任。企业贷款时,财产需承担债务责任,股东若提供连带责任担保则要对债务负责。公司应以其全部财产承担债务,股东责任限于认缴的出资额或股份。同时,企业贷款需符合国家政策、行业政策及银行规定,包括良好的信誉记录、合规的注册和资质等条件。

  • 剥离不良资产注入资产的时间周期

    剥离不良资产后注入资产的时间周期及相关流程和相关法律依据。一般来说,时间周期在半年至一年之间,包括确定处置标的、尽职调查、谈判、报批、拍卖、签约付款、债权交接等步骤。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企业不良资产的处置方法,包括债权人处置、委托处置、网络拍卖、诉讼处

  • 合同债权的转让

    合同债权的转让和合同债务的转让的相关内容。在合同债权的转让中,存在转让的例外情况,同时债权人可以将合同权利转让给第三人,但需通知对方。而在合同债务的转让中,需要经债权人同意,且新债务人应承担与主债务有关的从债务。另外,合同债权债务的一并转让需要经合同

  • 债务重组的类型
  • 案情介绍:买方以货物质量瑕疵为由拒付货款
  • 资产评估公司对不良资产的处置方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