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重组的申报材料由证监会办公厅受理处接收,并进行形式审查。申报材料包括一份原件和两份复印件的书面材料,以及电子版。
受理处将申报材料转交给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上市公司监管部在规定期限内决定是否受理,并发出补正通知。如果补正通知要求上市公司提供书面解释和说明,上市公司及独立财务顾问需要在规定期限内提供书面回复意见。如果不能提供完整合规的回复意见,上市公司需要在到期日的次日公告重大资产重组的进展情况和未能及时提供回复意见的原因。
收到上市公司的补正回复后,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在规定期限内决定是否受理,并出具书面通知。受理后,涉及发行股份的资产重组需要遵守《证券法》关于审核期限的规定。
为确保审核人员独立完成对申报材料的审核,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在接收材料至反馈意见发出期间实行“静默期”制度,不接待申报人的来访。
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的并购一处和并购二处分别负责对资产重组中的法律问题和财务问题进行审核,形成初审报告并提交部门专题会进行复核。经专题会研究后,形成反馈意见。
在发出反馈意见后,申报人和中介机构可以与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进行当面问询沟通。问询沟通由并购一处和并购二处两名以上审核员同时参加。根据《重组办法》的规定,如果反馈意见要求上市公司作出解释和说明,上市公司应在收到反馈意见之日起规定期限内提供书面回复,独立财务顾问应配合上市公司提供书面回复意见。如果不能提供完整合规的回复,上市公司需要在到期日的次日公告重大资产重组的进展情况和未能及时回复的原因。
上市公司和独立财务顾问及其他中介机构提交完整合规的反馈回复后,如果不需要提交并购重组委审议,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将进行审结核准或不予核准。如果上市公司未提交完整合规的反馈回复,或在反馈期间发生其他需要进一步解释或说明的事项,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可以再次发出反馈意见。
根据《重组办法》的规定,如果需要提交并购重组委审议,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将安排并购重组委工作会议进行审议。并购重组委的审核程序按照《重组办法》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市公司重组审核委员会工作规程》的规定进行。
在并购重组委工作会议后,如果上市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方案经并购重组委表决通过,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将以部门函的形式向上市公司出具并购重组委的反馈意见。公司需要将完整合规的落实重组委意见的回复上报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如果落实重组委意见完整合规,将进行审结,并向上市公司出具相关批准文件。
如果并购重组委否决方案,将进行审结,并向上市公司出具不予批准文件。同时,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将以部门函的形式向上市公司出具并购重组委的反馈意见。如果上市公司打算重新上报,需要召开董事会或股东大会进行表决。
P2P清偿的顺序以及债权债务清偿途径。P2P清偿顺序依据企业破产法,包括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对于有担保债权优先受偿等规定。债务清偿途径包括正常途径和特殊途径,其中特殊途径包括协商、调解和仲裁等解决方法。
企业贷款中股东的责任。企业贷款时,财产需承担债务责任,股东若提供连带责任担保则要对债务负责。公司应以其全部财产承担债务,股东责任限于认缴的出资额或股份。同时,企业贷款需符合国家政策、行业政策及银行规定,包括良好的信誉记录、合规的注册和资质等条件。
剥离不良资产后注入资产的时间周期及相关流程和相关法律依据。一般来说,时间周期在半年至一年之间,包括确定处置标的、尽职调查、谈判、报批、拍卖、签约付款、债权交接等步骤。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企业不良资产的处置方法,包括债权人处置、委托处置、网络拍卖、诉讼处
合同债权的转让和合同债务的转让的相关内容。在合同债权的转让中,存在转让的例外情况,同时债权人可以将合同权利转让给第三人,但需通知对方。而在合同债务的转让中,需要经债权人同意,且新债务人应承担与主债务有关的从债务。另外,合同债权债务的一并转让需要经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