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重组的申报材料由证监会办公厅受理处接收,并进行形式审查。申报材料包括一份原件和两份复印件的书面材料,以及电子版。
受理处将申报材料转交给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上市公司监管部在规定期限内决定是否受理,并发出补正通知。如果补正通知要求上市公司提供书面解释和说明,上市公司及独立财务顾问需要在规定期限内提供书面回复意见。如果不能提供完整合规的回复意见,上市公司需要在到期日的次日公告重大资产重组的进展情况和未能及时提供回复意见的原因。
收到上市公司的补正回复后,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在规定期限内决定是否受理,并出具书面通知。受理后,涉及发行股份的资产重组需要遵守《证券法》关于审核期限的规定。
为确保审核人员独立完成对申报材料的审核,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在接收材料至反馈意见发出期间实行“静默期”制度,不接待申报人的来访。
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的并购一处和并购二处分别负责对资产重组中的法律问题和财务问题进行审核,形成初审报告并提交部门专题会进行复核。经专题会研究后,形成反馈意见。
在发出反馈意见后,申报人和中介机构可以与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进行当面问询沟通。问询沟通由并购一处和并购二处两名以上审核员同时参加。根据《重组办法》的规定,如果反馈意见要求上市公司作出解释和说明,上市公司应在收到反馈意见之日起规定期限内提供书面回复,独立财务顾问应配合上市公司提供书面回复意见。如果不能提供完整合规的回复,上市公司需要在到期日的次日公告重大资产重组的进展情况和未能及时回复的原因。
上市公司和独立财务顾问及其他中介机构提交完整合规的反馈回复后,如果不需要提交并购重组委审议,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将进行审结核准或不予核准。如果上市公司未提交完整合规的反馈回复,或在反馈期间发生其他需要进一步解释或说明的事项,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可以再次发出反馈意见。
根据《重组办法》的规定,如果需要提交并购重组委审议,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将安排并购重组委工作会议进行审议。并购重组委的审核程序按照《重组办法》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市公司重组审核委员会工作规程》的规定进行。
在并购重组委工作会议后,如果上市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方案经并购重组委表决通过,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将以部门函的形式向上市公司出具并购重组委的反馈意见。公司需要将完整合规的落实重组委意见的回复上报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如果落实重组委意见完整合规,将进行审结,并向上市公司出具相关批准文件。
如果并购重组委否决方案,将进行审结,并向上市公司出具不予批准文件。同时,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将以部门函的形式向上市公司出具并购重组委的反馈意见。如果上市公司打算重新上报,需要召开董事会或股东大会进行表决。
收购空壳公司是否合法的问题。在法律上,公司通过收购空壳公司实现上市是允许的,但必须符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中的一系列规定。收购方需遵守国家产业政策和法律、保证不影响上市公司上市条件、公平定价保护股东权益、资产权属清晰合法过户、增强持续经营
不良资产企业重组的条件与程序。不良资产企业重组需满足资产总额、营业收入或资产净额等条件之一,构成重大资产重组。重组流程包括清产核资、征求各方意见、达成兼并意向、政府审批、签署协议、实施兼并等步骤。涉及特殊行业或大型企业的兼并需报省经贸委等部门审核。
公对公打错钱时的处理方法。出现打错的情况时,错打钱的公司需出一个情况说明,给出原因并盖公章后给收款方,收款方应将货款原路返回。如果是本地区同一银行转账发现错误,银行会进行复核并无法转出;若是跨行跨区转账或电汇,需通过更正函或者退款重汇的方式解决。此外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法律规定。在改制过程中,企业法人的终止、变更和重新设立涉及资产承继问题。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公司进行资产购买或出售时,满足一定标准将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包括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和净资产的占比达到50%以上。对于未达到标准但可能损害上市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