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企业债务 > 企业债权债务清收措施

企业债权债务清收措施

时间:2024-01-19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4325

企业债权债务清收措施

一、催收通知的形式和内容

催收通知应以书面形式发送,并明确载明借款人(保证人)偿还贷款的期限。

二、直接送达催收通知的注意事项

律师在采用直接送达催收通知单的方式时,应注意收集直接送达的证据,要求借款人(保证人)在催收通知上签名,并做好工作记录。如果借款人不在住所,应在住所地对催收人员及催收通知单拍照以固定催收证据。

三、采用邮寄送达的方法

可以选择使用特快专递方式进行邮寄送达,特快专递上应明确标注“贷款本息催收通知单”字样。

四、对于拒绝签名的情况

当借款人可能拒绝或不愿在催收通知单上签名时,可采用对账方式让借款人在对账单或利息清单上签名,以达到催收和中断诉讼时效的目的。

五、保证人的催收通知

在向借款人送达催收贷款本息通知书的同时,对于承担连带责任的保证人也应及时发送催收通知。如果保证人未在催收通知上签名,且未与银行达成新的协议,保证时效届满前,应依法诉讼或申请仲裁。

六、保持催收贷款本息的连续性

清收律师团应在贷款状态监控的基础上,保持催收贷款本息手续的连续性。如果合同约定了保证期间,应在保证期间内进行催收。如果没有约定保证期间或约定不明确,最迟应在贷款到期后六个月内发出书面催收通知。

七、对于“直到贷款本息还清为止”的情况

对于原借贷合同中订有“直到贷款本息还清为止”的条款的情况,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办理。在贷款到期后约定期限或两年内,应依法主张权利。

八、公证送达行为

在借款人拒绝签名或其他无法送达的情况下,可采取公证送达行为的方式,以证明催收通知对诉讼时效的中断具有证据效力。

其他催收方法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可以使用电话、信函、传真、邮件、书面还款计划等其他催收方式。

企业债权债务管理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一、债权回收问题的根本原因

债权回收问题不仅仅是对方拖欠和资金流紧张的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债权回收困难、周期长、坏账率高的原因主要包括:经营环节选择客户失误、合同履行中的法律问题被忽视、债权管理不力、清收方式不科学、暂时搁置债权等。

二、各种拖欠的模式分析

通过分析不良债权的现象,可以了解到其他企业拖欠款项的常见手段,包括采用分立经营模式、利用市场优势地位、意向式大宗交易、推托付款责任以及善意欺骗等方式。

三、纠正和预防拖欠的措施

为了纠正和预防拖欠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对重要客户进行资信评估,设立担保和保证措施;关注处于不利市场地位的客户的资金动态和偿还能力,及时采取诉讼措施;辨别意向式大宗交易的真实目的,据理力争;注意保存交易凭据,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对花言巧语骗取信任的客户,采取有效手段,尽快清理。

四、加强自身管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重视资信评估,加强交易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建立客户档案并定期评估客户的履约能力和风险系数,成立专门机构管理债权,加强内部沟通交流,预防为主。

五、重视律师的作用

律师在企业债权债务管理中具有独到的专业见解,应与专业律师交流,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管理模式,注重长期效果。

企业应将法律融入运营全过程,通过法律专业人士的把握,堵塞法律漏洞,实现规范管理,以解决各种法律困境和预防风险。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教师资格证借给别人办资质需要承担责任吗

    教师资格证借给别人办资质是否需要承担连带责任的问题。根据中国的民事立法,借出教师资格证需要承担连带责任,连带责任的构成需满足主观过错、行为违法性、实际损害及因果关系等条件。责任人需是两人或多人,且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或当事人约定。同时,连带责任的客体

  • 山西阳曲县法院调解:韩某夫妇应赔偿张某1200元损失

    山西阳曲县法院调解的一起丢失羊的纠纷案件。韩某夫妇捡回了张某丢失的羊并试图归还,但因管理不当导致羊丢失。经过法官调解,双方达成协议,韩某夫妇赔偿张某1200元损失。提醒当事人在无因管理中应履行管理义务,避免他人财产损失。

  • 公对公打错钱了怎么办

    公对公打错钱时的处理方法。出现打错的情况时,错打钱的公司需出一个情况说明,给出原因并盖公章后给收款方,收款方应将货款原路返回。如果是本地区同一银行转账发现错误,银行会进行复核并无法转出;若是跨行跨区转账或电汇,需通过更正函或者退款重汇的方式解决。此外

  •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 老赖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构成要件及处罚
  • 收支性融资风险的规避策略
  • 企业债权债务清收措施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