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第三人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时间:2025-01-02 浏览:3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民事法律关系之中,总会出现除了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但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第三人需要与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承担连带责任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将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第三人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况
背景
张某与李某是朋友关系。2003年1月,李某因生意资金周转困难向张某借款2万元,并出具借条一张。后李某因债务缠身,于2004年年底出走,从此下落不明。李某出走后,张某经常到李某家催讨借款。
李父出具还款计划书
2006年2月6日,李某的父亲向张某出具还款计划书一份,称“借款2万元在两年内还清”,并在还款计划书下方的还款人处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还款计划到期后,李父未归还借款。
争议
2008年3月,张某诉至法院,请求李父归还借款2万元。李父认为,自己出具还款计划时虽然愿意承担还款责任,张某也接受了还款承诺,但是李某无债务转移的意思表示,因此不符合债务转移的法律特征。其次,还款计划书也不是还款保证书,自己没有承诺承担保证责任或者连带保证责任,所以不需承担还款责任。
法律分析
根据合同自由原则和从保护债权人利益出发,第三人代替债务人履行债务,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不给债权人造成损失或增加负担,这种履行在法律上应当是有效的。李父出具还款计划时,并未明确儿子李某退出债务关系,张某也没有明示要免除李某的债务,双方之间无转移债务的意思表示。张某接受李父还款计划的行为,只是表明其同意李父加入到原债务的关系之中。因此,李父出具还款计划的行为属于法律上的债务加入,在张某、李某、李父之间形成了并存的债务承担法律关系,即李父与原债务人李某一并承担偿还债权人张某借款的义务。
法院判决
根据以上分析,法院判决支持了张某的诉讼请求。根据债务加入的法律原则,张某有权请求李某、李父任何一人还款,也有权请求二人共同还款。因此,李父应当按照自己的承诺归还张某的借款。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案情
烟台三亚木业有限公司与交运集团货运有限公司之间的货物运输合同纠纷。由于实际承运公司保管不善导致货物受损,法院判决实际承运公司和合同运输公司分别赔偿三亚公司损失。涉及民法中的不真正连带债务制度和损益相抵规则。通过对本案的分析,文章进一步探讨了这两个民法
-
不真正连带债务的诉讼途径债务纠纷诉讼程序
不真正连带债务的诉讼途径和债务纠纷诉讼程序。债权人对于不真正连带债务人可以选择同时起诉或分别起诉不同的债务人。涉及两个不同种类的法律关系的案件,合并审理需符合一定条件,否则会不符合《民诉法》规定。在有终局责任人的情况下,可以将两种法律关系合并审理。没
-
有权占有和无权占有的定义
有权占有和无权占有的定义及其区别。有权占有基于法律或合同规定,而无权占有则没有本权。无权占有可分为善意占有和恶意占有,其意义在于善意占有人可能依善意取得制度取得财产所有权,而恶意占有人则不能。在返还原物、赔偿等方面,善意和恶意占有人也有不同的责任和义
-
主债的分类
主债的分类,包括按份之债和连带之债。按份之债是多数人一方当事人按照份额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债,分为按份债权和按份债务。连带之债是多数人一方当事人存在连带关系的债,包括连带债权和连带债务。二者的效力不同,区分二者有助于理解债权债务的承担和清偿规则。
-
什么情况下第三人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
银行借款提供担保的法律规定
-
委托代理授权采用什么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