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要旨
债务承担系第三人承担原债务人的债务,而非设定新债务,债的同一性并不丧失,故原债务人可以行使原债务人的诉讼时效抗辩权。但在债务承担人系原债务人清理单位的情况下,即使原债务已过诉讼时效期间,根据利益衡平原则,应推定该债务承担人在签订债务承担协议时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承担的债务已过诉讼时效期间,从而应认定其已放弃原债务人的诉讼时效抗辩权。如果债权人在债务承担协议签订后的诉讼时效期内起诉,债务承担人基于原债务人的诉讼时效抗辩权提出的免除其清偿债务责任的抗辩理由不能成立。
案情
1997至1999年间,中国工商银行通辽支行(以下简称**工行)下属的劳动服务公司(以下简称劳服公司,后更名为**公司)、**工程部、**装潢部、**公司、**公司、**经贸公司、电子中心共向通辽市科尔沁区工商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信用社)贷款6067200元,未如期还款。
1998年,**工行在清理“三产”过程中,曾向通辽市科尔沁区法院(以下简称科尔沁区法院)提出了对中国工商银行通辽支行劳动服务公司(以下简称劳服公司)进行破产的申请。对该公司的破产,**信用社及其他债权人表示反对,科尔沁区法院以维护债权人利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为由驳回该破产申请。《还款协议》签订后不久,劳服公司被宣告破产,2003年底破产终结。**工行对其余几家企业通过转让、撤销和歇业等方式进行了清理。
2003年6月30日,**工行与**信用社签订一份《还款协议》,约定:一、甲方(**工行)根据中国工商银行总行、中国工商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的要求须于6月30日前对三产清理完毕的指示安排,进行了全面清查工作,经清查甲方所设8户实体欠乙方(**信用社)贷款本息总计11365211.76元,上述8户实体贷款由甲方分期偿还给乙方;二、甲方同意于2003年9月30日前还5682605.88元。2003年12月31日前还剩余5682065.88元;三、甲方如逾期未还,乙方向甲方追索自借款之日起全部贷款本息;四、附件《中国工商银行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分行八户实体欠贷款本息明细表》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按照该《还款协议》的附件载明,**工行所应偿还的贷款本金为6067200元,利息5298011.76元。
此时,除劳服公司的3笔贷款外,其余贷款均已过诉讼时效。
裁判
因**工行未按期履行还款义务,**信用社遂向一审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决**工行立即给付其贷款本金及利息。
原审法院经审理判决:**工行在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归还**信用社贷款本金6067200元及利息(利息包括各笔贷款在合同期内的利息及贷款逾期后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逾期贷款利率计算至清偿之日止的利息)。一审案件受理费78074元由**工行负担。
**工行不服原审法院上述民事判决,以**信用社以欺诈、胁迫手段签订《还款协议》、**工行越权、**工行承担的债务并非合法有效存在、原债务已过诉讼时效期间等理由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最高人民法院认为:本案中的《还款协议》为债务承担协议。本案争议焦点是:
一、《还款协议》是否为**信用社以欺诈、胁迫手段签订、是否损害国家利益问题。最高人民法院认为,科尔沁区法院驳回劳服公司的第一次破产申请的原因是出于稳定金融秩序的考虑;**信用社向法院出具同意劳服公司破产的函在先,《还款协议》签订在后,因此,上述证据并不能证明**工行为取得**信用社同意劳服公司破产而被迫签订《还款协议》。
二、《还款协议》是否因**工行越权而无效问题。国有商业银行对其分支机构实行授权授信制,在授权范围内,其分支机构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对外独立从事民事活动,其是否越权属于内部关系,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工行并无充分证据证明**信用社在签订《还款协议》时存有恶意,故**工行关于其超越职权签订《还款协议》、该协议无效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
企业贷款中股东的责任。企业贷款时,财产需承担债务责任,股东若提供连带责任担保则要对债务负责。公司应以其全部财产承担债务,股东责任限于认缴的出资额或股份。同时,企业贷款需符合国家政策、行业政策及银行规定,包括良好的信誉记录、合规的注册和资质等条件。
不真正连带债务的本质特征,其中包括债务原因的不同、偶然间的债务联系、给付内容的不同以及独立清偿义务等。与连带债务相比,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债务产生原因各不相同,各债务之间无共同意思联络,给付内容和数额也不同,且债务人各自负有独立的清偿义务。
原告张某与被告李某、王某之间的债务纠纷。原告张某借款给李某,后李某失踪,其母王某承诺两年内还清债务。关于王某是否应承担还款责任存在分歧。第一种观点认为不构成债务转移和保证担保关系,不应让王某承担民事责任。而第二种观点认为形成了并存的债务承担法律关系,
不真正连带债务的特点和区别,阐述了其与连带债务的不同之处。不真正连带债务具有独立的法律关系,债务产生原因不同,给付义务内容和数额各异,债务人之间不存在责任分担,抗辩权的效力不及于其他债务人。对于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处理方式和解决方式,本文也进行了详细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