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使用许可中有哪些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4-04-14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国家对注册商标使用许可规定了极为严格的法律规范和操作规程,目的是为了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维护市场竞争秩序,避免消费者被误导及上当受骗。商标使用许可中有哪些问题及对策?关于这个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为您解答。
商标使用许可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一:没有签定《商标使用许可合同》
在商标使用许可中,注册商标所有人仅以《定牌生产委托书》、《生产委托书》等方式单方委托他人生产,受托方在其生产的产品上全部标注委托方的注册商标及企业名称、地址。
对策:对于没有签定《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情况,应要求双方签署合同,明确商标使用许可的权益和义务。
问题二:操作上不规范
在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操作中存在以下问题:
- 未采用规范格式的《商标使用许可合同》;
- 商标使用许可人、被许可人未将《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副本送达各自所在地县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存查;
- 许可人未按规定的时间报送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备案并经商标局公告;
- 被许可人在其生产的产品中除标注许可使用的注册商标外,没有按规定标注自己的企业名称和地址;
- 个别注册商标所有人将自己使用的包装物提供给被许可人使用,而没有要求并监督被许可人在其产品及包装上标明自己的企业名称和地址。
对策:针对以上违法行为,应采取相应措施:
- 对于未按规定报送相关机关存查、备案、公告的情况,可能会被处罚;
- 对于被许可人未在其生产的产品及包装上标明自己企业名称和地址的情况,按照《商标法实施细则》规定予以处罚。如果同时标注许可人企业名称及地址的,还可按投机倒把行为进行处罚;
- 对于没有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就进行生产的情况,应认定双方商标使用许可关系不成立,并对被委托方按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及假冒他人产品产地、厂名进行处罚。
商标使用许可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一:没有签定《商标使用许可合同》
在商标使用许可中,注册商标所有人仅以《定牌生产委托书》、《生产委托书》等方式单方委托他人生产,受托方在其生产的产品上全部标注委托方的注册商标及企业名称、地址。
对策:对于没有签定《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情况,应要求双方签署合同,明确商标使用许可的权益和义务。
问题二:操作上不规范
在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操作中存在以下问题:
- 未采用规范格式的《商标使用许可合同》;
- 商标使用许可人、被许可人未将《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副本送达各自所在地县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存查;
- 许可人未按规定的时间报送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备案并经商标局公告;
- 被许可人在其生产的产品中除标注许可使用的注册商标外,没有按规定标注自己的企业名称和地址;
- 个别注册商标所有人将自己使用的包装物提供给被许可人使用,而没有要求并监督被许可人在其产品及包装上标明自己的企业名称和地址。
对策:针对以上违法行为,应采取相应措施:
- 对于未按规定报送相关机关存查、备案、公告的情况,可能会被处罚;
- 对于被许可人未在其生产的产品及包装上标明自己企业名称和地址的情况,按照《商标法实施细则》规定予以处罚。如果同时标注许可人企业名称及地址的,还可按投机倒把行为进行处罚;
- 对于没有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就进行生产的情况,应认定双方商标使用许可关系不成立,并对被委托方按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及假冒他人产品产地、厂名进行处罚。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商标转让的时间要求
商标转让的时间要求和限制。转让过程需要大约6-10个月,自申请日起大约需等待六到八个月才能收到核准转让注册商标证明。同时,商标转让需遵守多项限制,如类似商品的商标不能单独转让、联合商标不能分割转让、共同所有商标的转让需共有人同意等。此外,已许可他人使
-
商标注册中能加盟吗
商标注册中的特许经营相关问题。特许经营是指拥有经营资源的企业以合同形式将其资源许可其他经营者使用,被特许人按统一模式经营并支付费用的经营活动。特许经营需具备成熟的经营模式、持续服务及直营店等条件,违规行为将受到商务主管部门处罚。特许经营可按不同方式分
-
商标转让费用的计算方式
商标转让及其费用计算方式。商标转让涉及多种转让形式,包括合同转让、继受转让等。转让过程中需办理相关手续并填写申请书。商标是企业的标志,保护商标有助于维护企业形象和信誉,且具有升值潜力。商标申请遵循自愿原则、先申请原则和注册原则。
-
特许经营合同
特许经营合同的宗旨和目的,特许经营项目以及特许经营关系的法律地位。甲方许可乙方在特定区域内使用其独创的“某餐饮公司”中式餐饮特许经营权,开展独家代理业务。合同明确了特许经营权的许可权利、使用方式、许可形式以及甲方的权利和限制。乙方需遵守法律和合同条款
-
服装商标侵权赔偿标准
-
商标禁用的法律规定
-
哪些人可以请求撤销驰名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