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商标法 > 商标使用 > 如何办理商标使用许可合同

如何办理商标使用许可合同

时间:2020-05-25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5131
商标的使用既可以是商标所有人的自行使用,也可以是商标所有人以外的第三人的被许可使用。商标使用许可是商标所有权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权利,运用得当,可使企业获益多多。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解答如何办理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问题。

如何办理商标使用许可合同

申请人直接到商标注册大厅办理商标注册申请的,申请人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办理:准备申请书件→在商标注册大厅受理窗口提交申请书件→在打码窗口打收文条形码→在交费窗口缴纳备案规费→收取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备案通知书。

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范本)

合同编号:

签订地点:

商标使用许可人(甲方)________

商标使用被许可人(乙方)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四十三条规定,甲、乙双方遵循自愿和诚实信用的原则,经协商一致,签订本商标使用许可合同。

一、甲方将已注册的使用在____类____商品上的第____号______商标,许可乙方使用在__类____商品上。

二、许可使用的期限自____年____月____日起至____年__月__日止。合同期满,如需延长使用时间,由甲、乙双方另行续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

三、甲方有权监督乙方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乙方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具体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乙方必须在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上标明自己的企业名称和商品产地。

五、乙方不得任意改变甲方注册商标的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并不得超越许可的商品范围使用甲方的注册商标。

六、未经甲方授权,乙方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将甲方注册商标许可第三方使用。

七、注册商标标识的提供方式:

八、许可使用费及支付方式:

九、本合同提前终止时,甲、乙双方应当分别自终止之日起一个月内书面通知商标局及其各自所在地县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十、违约责任:

十一、纠纷解决方式:

十二、其他事宜:

本合同一式份,自签订之日起三个月内,由甲、乙双方分别将合同副本交送所在地县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存查,并由甲方报送商标局备案。

商标使用许可人(甲方)商标使用被许可人(乙方)

(签章)(签章)

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

地址地址

邮编邮编

年月日年月日

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注意事项

(1)商标被许可人必须具有《商标法》规定的商标申请人资格;

(2)许可他人使用的商标必须是商标注册人自己的注册商标;

(3)许可他人使用的商标应与注册商标一致;

(4)许可他人使用的商标所指定的商品不得超出该商标核定使用商品/服务的范围;

(5)许可他人使用的商标期限应当在该注册商标的有效期内;

(6)合同中应明确规定是否允许被许可人再许可的条款。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注册商标转让的权利义务

    注册商标转让过程中的转让人与受让人的权利义务。转让人需确保自身为商标合法所有人,并告知受让人相关商标使用许可情况。若原许可合同限制转让,则商标权人无权签订转让合同。转让人还需确保在全球范围内的注册申请进度,并在转让后提供技术与商品支持。受让方则需保护

  • 特许经营合同

    特许经营合同的宗旨和目的,特许经营项目以及特许经营关系的法律地位。甲方许可乙方在特定区域内使用其独创的“某餐饮公司”中式餐饮特许经营权,开展独家代理业务。合同明确了特许经营权的许可权利、使用方式、许可形式以及甲方的权利和限制。乙方需遵守法律和合同条款

  • 商标授权使用和商标许可使用的区别

    商标授权使用和商标许可使用的概念、法律依据、监督责任及备案要求。两者都是通过签订合同允许他人使用注册商标的行为,法律依据均为《商标法》第四十三条。商标注册人在许可使用时需监督商品质量,并将商标使用许可报商标局备案。

  • 商标禁用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关于商标禁用的法律规定。包括与国家标志、外国国家标志、政府间国际组织标志等相同或近似的商标,以及带有民族歧视性、夸大宣传欺骗性、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等不良影响的商标都被禁止使用。商标禁用的理论基础在于不得损害社会公共秩序和良好

  • 品牌商标使用授权合同
  • 国际技术贸易的方式有哪些?
  • 门头广告到期继续使用侵权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