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无论商标是否为知名商标,只要侵犯了注册商标权,都可以获得赔偿。赔偿的数额一般根据实际损失来确定,如果实际损失难以确定,可以按照侵权人所获得的利益来确定赔偿数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
1. 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应根据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来确定。如果实际损失难以确定,可以根据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来确定。如果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也难以确定,可以参考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来合理确定赔偿数额。
2. 对于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且情节严重的情况,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来确定赔偿数额。此外,赔偿数额还应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3. 在权利人已经尽力举证的情况下,如果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主要由侵权人掌握,人民法院可以责令侵权人提供相关的账簿、资料。如果侵权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虚假的账簿、资料,人民法院可以参考权利人的主张和提供的证据来判定赔偿数额。
4. 如果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以及注册商标许可使用费难以确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来判决赔偿数额,但赔偿数额不得超过五百万元。
5. 在人民法院审理商标纠纷案件时,如果权利人提出请求,对于属于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除非存在特殊情况,人民法院应责令销毁这些商品。对于主要用于制造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材料和工具,人民法院也应责令销毁,并且不予补偿。在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责令禁止这些材料和工具进入商业渠道,同样不予补偿。
6. 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不得仅去除假冒注册商标后进入商业渠道。
商标权穷竭抗辩的条件及其限制,包括合法投入的要求、告知来源的义务以及保障质量的要求。同时,为避免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当事人应密切关注商标注册情况、加强自身产品的商标标识管理,并注册防御商标和联合商标。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对商标注册申请和侵犯
加盟商是否有权使用公司注册商标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规定,加盟商可以通过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获得使用公司注册商标的授权。同时,转让注册商标需要遵守相关规定,确保商品质量,并在商标局进行备案和公告。法院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认定驰名商标是否
商标侵权的定义以及具体的行为表现,如未经许可使用注册商标、销售假冒商品等。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商标侵权的责任,包括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对于商标侵权行为,应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同时消除影响并恢复名誉等。行政责任方面则包括责令停止侵权、没收销毁侵权
商标间接侵权的种类和法律相关知识。其中提到商标侵权行为包括违法性、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等方面。同时列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规定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包括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销售侵权商品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