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实施许可分为独占实施许可、排他实施许可和普通实施许可三类,不同的许可类型决定了许可使用的范围、被许可人的人数以及诉讼权利的不同。
根据我国司法解释,当发生专利侵权时,独占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可以单独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排他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在专利权人不申请的情况下,可以提出申请。而普通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只有在专利权人的授权下,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我国《合同法》规定,专利许可实施合同只在该专利权存续期间有效。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专利权人应当自被授予专利权的当年开始缴纳年费,如果没有按照规定缴纳年费的,则专利权在期限届满前终止。因此,若想专利权持续下去,就必须每年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缴纳年费。同时,在实施专利许可使用中,双方也可以对年费的缴纳作出约定;如果双方对年费的缴纳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情况下,根据《最高院关于审理技术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这些义务应当由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让与人承担,即专利权人承担。
在签订许可合同时,应首先了解专利权的状态和期间。如果专利权期间已经届满、专利权终止或被宣告无效的情况下,该专利技术已经进入公有领域,任何人都可以无偿使用,因此该许可合同就是无效的。如果专利权是有效地,则应当考虑专利权的剩余年限。一般来讲,剩余年限越短,许可使用费越低,反之则越高。
我国《专利法实施细则》规定,专利权人与他人订立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应当自合同生效之日起3个月内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备案。备案不是合同生效的必备条件,但是经过备案的许可使用合同能够对抗第三人。
我国合同法规定,非法垄断技术、妨碍技术进步的技术合同无效。《最高院关于审理技术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中列举了以下情形属于“非法垄断技术、妨碍技术进步”,在订立合同时应注意避免:
作为企业在使用专利时,一定要注意以上细节问题,应当加以重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申请和递交文件的要求、期限计算、权利恢复等方面。规定了各种手续应以书面形式或其他形式办理,文件需使用中文,并详细说明了文件递交、送达、期限计算等细节。对于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其他正当理由导致权利丧
专利申请权或专利权的共有人对权利无规定的处理方式,包括共有人可以选择单独实施或以普通许可方式许可他人实施专利,同时强调了在行使共有专利权利时需取得全体共有人同意的重要性。文章还阐述了专利保护范围、保护期限及判断是否侵权的标准等内容。
专利交易过程中代理的定义及其作用。专利代理公司主要职责是获取和集中专利技术资源以满足专利人的需求,并随着专利技术的创新不断发展。通过专门的专利交易平台和批量购买技术合作等方式实现专利转让,代理公司能合理配置专利资源,为受让人带来专利好处。
渭南市某某电子有限公司起诉西安某某有限公司侵犯专利权的案件。原告提出了诉讼请求,要求立即停止侵犯其专利的行为,并停止制造、销售专利侵权产品,赔偿损失并承担诉讼费用。起诉理由包括未经许可制造专利产品等侵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