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实施强制许可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请求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时,必须提出合理的条件。这是一种交换关系,应当遵守公平、等价有偿的原则和经济规律。在判断是否合理的条件时,应以第三方公正立场为准。
申请实施他人专利的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包括资金、技术、设备、厂房、技术人员等。只有具备这些条件的单位才有资格申请实施他人的专利。
申请人必须在合理的时间内未能获得专利权人的许可。这意味着申请人需要经过一定的谈判和协商,但仍未能达成许可协议。
申请强制许可需要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申请人必须向中国专利局提出请求,提交一份《强制许可请求书》,并附具相关证明文件和申请人具备实施该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条件的说明材料。同时,根据专利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还需提供未能以合理条件与专利权人签订实施许可合同的证明。
中国专利局收到请求书和相关证明后,将对其进行审查,核实其真实性,并及时通知专利权人在指定时间内陈述意见。
专利局在听取申请人和专利权人双方意见后,如果专利权人有正当理由不实施或不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将作出不准申请人强制实施的决定;反之,将作出允许申请人强制实施该专利的决定。
专利局将对强制许可的决定进行登记和公告。
需要注意的是,获得实施强制许可的单位或个人并不享有独占的实施权。专利权仍归专利权人所有,专利权人有权自行实施其专利,并有权许可其他单位或个人实施强制许可,但需支付合理的使用费,费用金额由双方商定,如无法达成协议,由专利局进行裁决。如果专利权人对于实施许可决定或使用费裁决不满意,可以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引起的专利侵权纠纷的解决途径。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包括签订专利权许可协议合法化行为;若协商无果,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可以起诉至法院,由法院审理判决;此外,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还可以向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请求处理,如认定侵权行为并责令
专利技术的规避策略,强调通过专利分析了解竞争者专利布局的重要性。提出五类专利技术规避方案,包括借鉴专利文件中的不同部分进行设计规避,以及利用专利审查相关文件、权利要求的规避设计等。这些策略旨在有效规避专利技术,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多市场机会。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未经备案的法律效力问题。根据现行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备案并非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生效要件,未备案的合同仍然有效。法律和行政法规未明确规定不办理备案合同就无效,因此已生效的合同不能被认定为无效。文章指出国务院或其专利行政主管部门应制
专利年费缴纳与专利权终止的关系。专利权人在专利授权后有义务按时缴纳年费,否则专利权将终止。未缴年费导致的专利权终止,他人实施该专利的行为不构成侵权。一案例中,杨某获螺栓实用新型专利,因未缴年费被蔡某主张专利权失效。但二审法院查明杨某已及时缴纳年费,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