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08年12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专利法于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为确保专利法的顺利实施,需要对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进行修改。
根据新施行的专利法,向外国申请专利需要进行保密审查。《决定》对施行该规定作了如下规定:
一、将专利法所称"在中国完成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界定为技术方案的实质性内容在中国境内完成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以确保跨国合作的研究开发能够正确界定需要进行保密审查的范围。
二、对提出保密审查的程序作出了具体规定。
专利法对申请专利、审查专利申请的程序以及授权条件作了一些调整。根据此,《决定》对有关制度作了相应的补充和细化,主要包括:
1.调整了专利申请请求书和外观设计简要说明应当写明的事项。
2.规定同一申请人同日就同样的发明创造既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又申请发明专利的,应当在两项专利申请中分别说明已经申请了另一类型专利。根据一项发明创造只能授予一项专利权的原则,规定同时申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人放弃已经取得的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方可授予发明专利权。
3.明确规定一件外观设计中的多项相似外观设计应当与其基本外观设计相似,且不得超过10项。
专利法增加了就依赖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应当说明遗传资源来源的规定。《决定》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规定,明确了"遗传资源"的定义,并将"依赖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界定为利用了遗传资源的遗传功能完成的发明创造。此外,《决定》还规定了披露遗传资源来源信息的方式:就依赖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申请人应当在请求书中予以说明。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引起的专利侵权纠纷的解决途径。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包括签订专利权许可协议合法化行为;若协商无果,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可以起诉至法院,由法院审理判决;此外,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还可以向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请求处理,如认定侵权行为并责令
专利技术的规避策略,强调通过专利分析了解竞争者专利布局的重要性。提出五类专利技术规避方案,包括借鉴专利文件中的不同部分进行设计规避,以及利用专利审查相关文件、权利要求的规避设计等。这些策略旨在有效规避专利技术,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多市场机会。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未经备案的法律效力问题。根据现行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备案并非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生效要件,未备案的合同仍然有效。法律和行政法规未明确规定不办理备案合同就无效,因此已生效的合同不能被认定为无效。文章指出国务院或其专利行政主管部门应制
专利实施许可的含义及其在国有和非国有单位或个人持有的专利中的具体应用。专利实施许可允许专利技术所有人或其授权人在特定条件下转让使用权,受让方支付使用费。国有单位持有的专利可以由相关政府部门决定实施,而对于非国有单位或个人持有的专利,若涉及国家利益和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