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关于知识产权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专利局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来提升小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中之一是支持创新成果在国内外及时获权,对小微企业亟需获得授权的核心专利申请予以优先审查,以帮助他们缩短专利实质审查时间。此外,还开展帮扶项目,支持小微企业在海外快速获得专利权。
为了降低小微企业的创新成本,国家专利局加大对小微企业专利申请的资助力度,并推动专利一般资助向小微企业倾斜。此外,对于小微企业申请获权的首件发明专利,还将给予奖励。同时,对于小微企业引进实施的专利,也将给予专项资助。
为了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国家专利局建立了知识产权金融服务需求调查制度,并加强与商业银行的战略合作。通过引导各类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多渠道降低贷款、担保和保险等费率,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
为了提高小微企业的自身发展能力,国家专利局鼓励科技型小微企业贯彻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并帮助他们培育知识产权优势。此外,建立小微企业管理团队知识产权业务技能培养机制,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申报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国家专利局鼓励高校院所、科研组织与小微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合作互助,帮助小微企业进行专利创业和专利二次开发。同时,鼓励国有企事业单位将闲置专利向小微企业许可转让,引导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向小微企业低成本或免费实施专利许可。
为了扶持知识产权服务业小微企业的发展,国家专利局实施了知识产权服务引导项目,并培育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此外,还有序开放知识产权基础信息资源,通过政府投入引导资金或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小微型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参与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
国家专利局致力于完善小微企业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络,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并推广采取“专利服务券”等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在小微企业集聚的创业基地、孵化器、产业园等地逐步建立知识产权联络员制度和专家服务试点,形成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服务长效机制。
针对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周期短、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较多、涉案金额相对较低等特点,国家专利局加快推进建立专利侵权纠纷快速调解机制。在小微企业聚集区设立维权援助分中心、工作站等,帮助被侵权小微企业制定完善的维权方案,并对经济困难的权利主体予以适当帮助。
外观侵权中的赔偿问题。根据《专利法》规定,赔偿数额需根据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侵权人的利益来确定,若难以确定,可参考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侵权方如拒绝赔偿,权利人可起诉并申请强制执行。赔偿是外观侵权案件中的重要法律问题,需引起重视。
外观专利证书的申请流程。在申请阶段,需提交请求书、图片或照片等文件;审查阶段,审查员会针对形式问题和专利保护范围进行审查;授权阶段则包括缴纳费用和获得专利证书等步骤。整个过程大约需要两到三个月的时间。
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的主题及相关内容。我国知识产权创造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全国共受理专利申请和商标注册申请数量均有所增长。同时,国家已将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纳入“十三五”重点专项规划之中。宣传周期间还将开展一系列重点活动,包括发布相关报告和案例等。
中国专利审查能力的提升获得了国际认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专利申请量的持续增长,中国专利审查速度位居世界前列,审查质量稳中有升。国家知识产权局努力提高审查效率,减少案件积压,缩短审查周期,建立起较为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