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号是企业的名称,属于著作权的一种形式,因此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当商号遭受侵犯时,可以根据民法通则或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等法律进行申请救济。
尽管我国法律对商号权并没有明确规定,但《民法通则》对企业名称权的保护进行了具体规定。商号权具有人身权属性,与特定商业主体的人格和身份密切相关,与主体资格同生共死。商号权同时也具有精神财产权属性。根据国际通例,商号权被确认具有排他性和专用性。商号权人不仅有权合法使用其商号,还有权禁止他人重复注册或擅自冒用、盗用其商号,并有权提起诉讼要求赔偿。关于商号权的转让,各国法律规定不尽相同,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类似于法国法律:允许商号的买卖、许可使用或设为抵押。
我国的商号权法律均采用登记生效主义。例如,《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规定,企业名称经核准登记后方可使用,并在规定的范围内享有专用权。该规定还明确指出,未经核准登记注册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名称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商号与商标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经常同时出现在同一商品上。商号有时可以成为商标的一部分或具有相同的内容,但有时又不是。商号和商标在作用和性质上存在一定的区别:
商标主要用于区别商品,代表商品的信誉,必须与特定商品相联系,是知识产权的一种。商标具有全国范围内的专用权,并且有法定的时效性。
商号主要用于区别企业,代表厂商的信誉,必须与商品的生产者或经营者相联系,是名称权的一种。商号的专用权在所登记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管辖的地域范围内有效,并与企业同生共死。
在我国,商标权受到专门的商标法保护,而商号权仅受到民法通则关于企业名称权的保护方法保护。当带有某公司商号标记的商品销售到另一个国家时,销售人必须在该国家注册商标,但不需要再次注册商号。
根据《著作权法》第3条的规定,作品包括以下形式的文学、艺术以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作品、美术、摄影作品、电影、电视、录像作品、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说明、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计算机软件、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中国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都享有著作权保护。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其作者所属国或经常居住地国与中国签订的协议或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著作权保护。如果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境内出版,也享有著作权保护。对于未与中国签订协议或共同参加国际条约的国家的作者以及无国籍人的作品,如果首次在中国参加成员国的国际条约出版,或者在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同时出版,也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企业商号的变更及登记程序。企业名称可变更,但必须在变更决议作出后30天内申请变更登记。变更登记需提交相关文件,包括变更决议、申请书等。商号权具有区域性、公开性和转让性特征。除全国知名企业外,其他商号只能在登记地区享有专有使用权。
商号权的保护范围及商号侵权行为的定义和特征。商号权的保护仅限于已登记注册的商号,商号侵权行为是指同一地区的同业竞争者以不正当竞争为目使用他人相同或类似商号的行为。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商号的概念和特征,商号是商事经营主体在商事交易中的名称,具有区分不同商
商标与商号的定义、权利冲突的本质、产生原因及构成要件以及判断标准。商标与商号权利冲突的本质在于不同主体对同一客体有合法的形式权利,导致利益冲突。产生原因包括知识产权特点、地域性影响、法律制度不完善等。我国采用“混淆标准”作为判断标准,解决此类冲突需完
商号和商标在功能与作用、表现形式、专用权、有效范围和法律保护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商号代表企业信誉,与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相联系,商标则用于区别不同经营者的品牌或服务。商号权相对简单,商标权取得需通过注册等程序。商标有效期可续展,理论上可长期持有,商号效力